6月9日,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在天津召开。第九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继续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温度、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为响应大赛的号召,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把激昂的青春融入伟大的中国梦,近日,西昌学院“互联网+”项目负责人姚意、何雅琪、李森及团队成员一行12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陈彬龙、校团委综合素质科戴瑶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走近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和会理市的牛羊养殖户,深入开展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在西昌万科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返璞归真生态养殖团队、“牛”光溢彩团队和“牛”量密码团队等“互联网+”项目团队负责人与合作社负责人就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肉羊养殖效益、种养循环产业发展、羊粪发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该合作社在养殖中存在的疫病防控、饲料营养配比等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团队一行还前往西昌市礼州镇调研当地牛羊交易情况,走访家庭养殖户,为他们送去了驱虫药、健胃散等预防保健药品。

在会理市绿水镇黎马村,团队一行举行了二十大精神宣讲和肉牛养殖知识培训会,会议由绿水镇镇长陈吉军主持。“牛”量密码“互联网+”项目团队负责人姚意首先向农户们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牛”光溢彩“互联网+”项目团队负责人何雅琪就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应用方法等向养殖户们进行了详细地讲解;陈彬龙就肉牛的饲养管理、标准化圈舍修建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全混合发酵饲料技术、种养循环绿色养殖技术等方面对养殖户们进行了培训。会后,陈吉军镇长及养殖户们对团队一行带来的培训讲座表示感谢和认可,陈镇长强调,近年来,镇里乡村产业发展迅猛,建成了凉山州规模最大、最标准的现代化肉牛养殖园区,它将带动绿水镇乃至整个会理市和凉山州肉牛产业的发展,镇上发展肉牛养殖,非常需要先进的养殖理念和科学的养殖技术,大家一定要虚心学习,要将西昌学院师生带来的养殖知识消化吸收,应用到养殖生产中去,力争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和效益。

在会理市绿水镇德乾农业有限公司十里牌牛场,团队一行与牛场管理人员就圈舍的修建、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散栏式养殖模式、疾病防控、种养循环绿色养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架子牛选购、牧草种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得到了管理人员的高度认可。据悉,西昌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与绿水镇于2022年达成合作,与投资企业共建十里牌牧场。目前,该肉牛养殖园区被会理市列入“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开局项目,已创凉山州州级农业园区,将紧扣“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领、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绿色生态、三产融合、共同富裕”的总体要求,以绿水镇“十里牌”万头肉牛养殖农业现代产业园区为轴心,可带动十万亩玉米青饲料基地、3000户近50000头牛肉养殖基地及交易市场、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辐射带动凉山州、攀枝花和临近的云南省部分县市产业链,为会理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团队一行还走访了绿水镇周边的肉牛养殖户,就养殖户们在养殖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交流,就实用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进行了宣传推广。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收获满满,“长征来从会理过,从此红旗永飘扬。”承载着一代代革命人的希望,承载着一代代革命人的艰辛奋斗历程。这不仅是一句歌谣,更是一杆旗帜,是对党的赞颂,更是对新中国未来的无限盼望。这次活动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新的开始,通过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感受自然风景,人文风情,让大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刻体会到每一位西院人“学于凉山,扎根凉山,反哺凉山”的初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大家更应为传承伟大红色精神奉献力量,将红色精神传遍凉山大地,为谱写凉山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为大凉山的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