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志愿者座谈会


来源: 时间:2018年05月21日 点击率:  字体:增大 减小打印 】【 关闭

     518日上午,我校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了禁毒防艾志愿者座谈会,参与此次座谈会的有:西昌学院校团委书记袁颖、校团委老师谢丽颖,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曲美霞、李竹风以及我校禁毒防艾志愿者代表。

  

      座谈会上,曲美霞老师介绍了此次访谈的目的,为今后更多活动的开展收集素材和经验,校团委负责人简要介绍了我校大学生禁毒防艾的整体情况;禁毒防艾志愿者们结合自身志愿服务经历,讲述了自己参与禁毒防艾的初衷以及对服务期工作的打算,往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建议大家珍惜在身边服务地的工作经历,用脚去走,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在广袤的西部展现理工大青年的风采。

  发言的志愿者们分别是来自不同学院的王向康,邓帮静,朱久春,赵丹,米钟林,陈宇,谢福梅,万仁平,罗松桃。

  

  来自文化传媒学院14级语文教育专业的谢福梅,在2016年的五月六月份,她自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村一幼”支教志愿活动。她说:“班上的学生们年龄差距比较大,有的同学纪律观念不强,卫生习惯也比较差,这些对于我这样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支教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男生,他给谢福梅的第一印象是不爱学习,不爱干净,后来的一件事情让她知道他平时经常逃课,还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混在一起。校长和老师们说了很多的道理,非常担心他染上毒品,她也给他讲了很多有关和吸毒染上关系而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失去生命的案例,刚开始的他,不以为然,后来慢慢理解了校长和老师们对他的关心,之后渐渐地他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也不在逃课往外跑,甚至开始学习了,见着老师也礼貌的打招呼,这些变化让校长和老师们都感到非常欣慰,也让他的父母看到了希望。经过了这件事,谢福梅深刻的认识到了作为一个教师责任,也让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来自工程管理学院的邓帮静同学分享了一个因家人吸毒而被毁掉的家庭的故事,一个14-15岁的女孩,家里还有两个哥哥,本该幸福和谐的家庭却因为爸爸吸毒,卖家里东西,殴打孩子,最后查出来得了艾滋病,流落街头,大儿子因为偷东西而进了监狱,之后小女孩的性格变得更加的孤僻,最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小女孩来到了公益学校。他认为公益无处不在,应从小事做起,虽然微不足道,但最后却能汇聚成海。

  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王向康是凉山州会东县人,作为地地道道的凉山人,对凉山的毒品艾滋病现状进行了解,对禁毒防艾知识深入学习以后他便觉得,作为半个凉山人,他应该为凉山禁毒防艾做点贡献,他加入了禁毒防艾志愿者协会,之后不仅仅针对本校同学开展了禁毒防艾专题讲座,还多次到西昌周边的乡镇和喜德等县给乡亲们发放禁毒防艾宣传册。

 

  

  
   “回顾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工作的这三年多以来,参加了这么多禁毒防艾志愿服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大二时去绿茵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的心连心活动。绿荫小学是位于西昌市月华乡附近的一所爱心小学。这个小学里有一个特殊的班,这个班的同学都是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政府虽然对他们的家庭进行补助,并安排他们集中入学接受教育。但因为家里的变故让这些孩子性格普遍内向,也不爱与人交流。记得当时参加这次心连心活动的大约有30个志愿者,当我们在凉山州禁毒局卢秀警官的带领下第一次去的时候,因为彼此不认识,所以这些孩子对我们并不热情。开始有点灰心的我们还是按照计划,为孩子们在分发一些学习用品和文体用品后。为了能让他们很快接纳我们,下课后,我们所有的志愿者便三三两两分开,有些胆子比较大的孩子便围过来,和我们聊天,我们便给他们讲我们身边的趣事,讲外面世界的精彩。我们围在一起说说笑笑,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小朋友都围了过来,问我们各种问题,什么高铁有多快,他们养的牛可以坐吗?人多了,我们就带领他们打篮球,做游戏。经过一下午的接触,我们的30位志愿者逐渐与小朋友们建立起了信任与友谊。在临走时我们每人都写了一个小纸条。送给这个班的小朋友。并且有些下午玩得比较好还互相交换了QQ号等联系方式,我也与这个班一个叫阿力的彝族小朋友互相交换了qq号。在活动结束后,阿力一直跟着我们,到校门口目送我们上车。后来回到学校后我才打开手机看到阿力给我发的。哥哥,路上注意安全。那一瞬间,心里非常感动。后来经过QQ上的交流我得知他的父母是因吸毒染上的艾滋病,最终相继去世。而他爸爸在世时由于吸毒,性格暴躁经常打他,所以他的性格变得十分内向,害怕与外界接触。刚好那一段时间他们班准备重选班干部。他很想去锻炼一下,但是又害怕自己做不好。于是,我便鼓励他。让他相信自己,只要有心,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做好的,在经过几天谈心后,他终于决定去试一试。那天晚上回来,他开心的给我发消息说他成功当上了劳动委员。是他这一年来最开心的一天。从那以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络,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当我们再次去到绿茵小学的时候。这次阿力和他的小伙伴们直接到校门口接的我们,在一下午的活动中,这群小朋友和上次相比热情了很多,还把座位让出来给我们坐,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阿力见到我后专门过来自豪的给我说,他现在是劳动委员,他们班的清洁卫生都是他负责,已经连续一个月获得流动红旗了。看到经过我们的真诚付出,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温暖。是我当志愿者时最为感动的时刻。

    来自西昌学院的一名本地彝族大学生龙木石铁。他从小在喜德县城长大,过去的生活经历让他对禁毒防艾没有太多的认识,但是在进入到大学之后,学校内多种禁毒防艾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传播的各种知识更新了他对艾滋毒品的认识,同时,在深入了解之后,他也深深感受到了毒品和艾滋病给他的家乡带来的危害。进入大学的两年时间里,他参加了校内校外的多次志愿者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暑假参加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分队的目的地是西昌市的礼州镇,我们在礼州走村串户,发放禁毒防艾知识宣传单并且讲解禁毒防艾知识。后来我了解到,其中一位干练的奶奶叫阿地果果,她给我讲了她的故事,他的丈夫是一名缉毒警察,在一次卧底行动中壮烈牺牲,这名坚强的奶奶笑着告诉我:孩子,我们这群老人受够了这毒品艾滋的苦,我们一起帮你的忙。说罢三位奶奶一起帮我发起了宣传单,那天在奶奶们的帮助下,我们一共发了两百多份传单,向过百名山村同胞宣传禁毒防艾知识。毒品艾滋猛于虎,毒于蛇这是我从阿地果果奶奶口中得知山区同胞对毒品艾滋的认识,他的丈夫更是为保护家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三位奶奶的故事只是凉山禁毒防艾历史中的一点片段,但让我明白了只有让禁毒防艾知识更普及,让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们多了解先进文化知识才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作为当地彝族大学生更加感受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大学毕业以后,我还会继续留在凉山,留在我的家乡,以我所学的经济知识促进凉山发展,为凉山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罗松桃和万仁平讲述了他们在布拖县、美姑县开展的禁毒防艾宣传活动,他们分享了在2017年暑期三下乡时在美姑县大桥乡收获的感人故事,以及进校以来所作禁毒防艾的工作经验等。

    最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曲美霞、李竹风老师和志愿者们进行了交流,让老师们了解了志愿者们的心路历程,以及互相分享了自己在禁毒防艾工作中的感受。

    禁毒防艾志愿服务的历练,让许多志愿者们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不仅仅是对毒品艾滋病的警惕和认识,也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心里充满阳光的志愿者朋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志愿者这个身份,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牢牢谨记以爱和奉献为核心的志愿者精神,做新时代的新青年,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邮箱:gqt@xcc.edu.cn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蜀ICP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