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凉山·花开盐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day.2
1
8月5日早上8点半,从驻地乘车前往我们的第一个慰问地------大堰沟李佳蒙和李瑞阳杉两姐弟家中。

两姐弟中,姐姐李佳蒙,14岁,上初中二年级,她对我们表示,她长大以后想一名老师;弟弟李瑞阳杉,10岁,于大堰沟小学读小学三年级,他表示,自己长大以后想当一名警察。

由当地村长带领,我们联合小分队为他们带去棉被、跳绳、乒乓球拍、书包等用品,清华大学同学还特别带去清华大学校徽,书签等纪念品。

从他们以及奶奶口中得知,姐弟两的父母于几年前车祸双亡,那时弟弟才八个月大,问及对于父母是否想念,他回答毫无印象,但姐姐很是想念双亡的父母。家中现由爷爷奶奶照顾,奶奶患有肺心病,无法下地劳作,姐弟两十分懂事,放假在家帮助家里做农活,摘花椒补贴家用,小小的手指全被花椒的尖刺扎破。
2
告别了这对姐弟,同学们来到了第二个慰问地------大堰沟12岁的石旭林家中。

石旭林是于梅雨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母亲在河北打工,2年未归家,有时会寄生活费回家,小叔曾在吉林当兵,因公牺牲。家中平时有61岁的奶奶和72岁的爷爷照顾,家庭经济困难,无经济作物。

3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第三个慰问地------肖汉燕和肖汉东两姐弟家中

两姐弟正在一张低矮的小桌子上做作业。两姐弟都就读于罗家村小学,姐姐9岁读三年级,成绩优异,弟弟7岁,读一年级。

姐弟两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或几年回来一次,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家中经济收入以种植苹果和花椒为主。
4
然后同学们来到了下一个慰问地------13岁的董健家中

董健就读于双河中学,是一名初三学生,成绩优异。父亲在甘孜州打工,母亲在成都某一超市工作,平时父母寄钱回家,过年回家一次,家中由奶奶照看,家中经济作物以花椒、玉米为主,收获时请亲戚帮忙收采。
5
同学们来到了最后一个慰问地------年仅6岁的留守儿童王旭家中

王旭6岁,在杨柳桥小学读大班,聪明活泼,性格好,平时十分听话王旭母亲于王旭半岁时离家出走,父亲在重庆打工,过年回家一次,家中只剩爷爷,奶奶已经去世,平时腿有残疾的叔叔也会代为照顾,家中经济作物以玉米、花椒为主,收入不高,生活拮据,王旭上学的钱是由爷爷向亲戚朋友借来的。
即将到了晚饭时间,趁此空隙,村书记带领我们的小分队成员参观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为我们讲解新农村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天中同学们有了许多收获,我们的同学们还会继续他们的旅程,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