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院清华翻山支教


来源: 时间:2017年06月17日 点击率:  字体:增大 减小打印 】【 关闭

     西院清华“翻山支教小分队”走进凉山

奴隶博物馆篇

2016年7月21日,清华大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和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组成“翻山支教小分队”在张炜老师的带领下于下午1点30到西昌市奴隶博物馆参观并了解凉山奴隶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
      下午1点30,翻山支教小分队的队员们怀着深深的革命之情来到了西昌市奴隶博物馆。队员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依次了解了彝族人民的人口分布,彝文起源与发展,人口迁移过程,彝海结盟,家支制度,等级制度以及彝族特色节日和传统服饰。步步走在奴隶博物馆内的九曲走廊,亭台楼榭,犹如穿梭在凉山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激动而欣喜。

出征仪式篇

参观了奴隶博物馆后,队员们于下午4点30在共青团凉山州委举行了“赴凉山支教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仪式上,龙里体书记以兄长的身份向队员们介绍了我们即将实践的地方——彝语之乡喜德,以及在凉山其他边远的地区和凉山近几年来在旅游,农业,工业,矿产等方面的发展。寄予队员们赴凉山支教社会实践的高度支持和深切希望,同时也希望队员们在认真完成支教的同时感受当地人民的热情。

 最后,清华大学队员向龙书记赠送他们自制的清华校徽。本次活动,得到共青团凉山州委和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同时增强了我校与清华大学学生的交流,也促进了队员们对凉山彝族文化的了解。

彝家新寨篇

2016年7月22日上午10点10分,由清华大学,西昌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和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院组成的“翻山支教小分队”在张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喜德县拉克乡参观彝家新寨。

 上午10点10分,张炜老师依次向队员们介绍宋书记,刘部长和王乡长。首先宋书记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了彝语之乡喜德县在旅游,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发展,让队员们对喜德县有了初步了解。在参观彝家新寨的过程中,王乡长向队员们介绍了新寨中的房屋是村民们互相帮助修建而成的,新寨的绿化与资源回收设施是政府规划的。其中在小区活动中心有个由819个彝文组成的火把,象征着“昔日山穷民贫,今朝屋靓人笑”的美好寓意。

 彝家新寨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其中一部分,可以看出政府坚定以扶贫开发工作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

喜德职业民族中学支教篇

上午队员们了解了彝家新寨“发展一带、开发一片”的主题思想后,队员们在张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喜德职业民族中学。

 下午2点30分,队员们来到了喜德职业民族中学,四个队伍在薛校长和木呷老师的介绍下正式展开了支教活动。喜德民族中学的同学们热烈欢迎了队员们的到来,队员们也热情高涨地向同学们交流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并向同学们讲述了四川以外的人文风景。刚开始,同学们与队员们之间相互有点拘谨,但是在悠扬的“祝酒歌”和“不要怕”旋律中,自然与亲切代替了拘谨。

 最后清华大学的队员向喜德职业民族中学赠送了自制的清华校徽。祝愿大家友谊长存。

答疑解惑篇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天,主要是同学们提出自己在学习,生活方面的一些问题,队员们再结合自身经验与大家交流。其中,高二三班的一个女生在数学方面有个难题困扰她,清华大学的队员李豪耐心地帮她分析,梳理;万子牛则在高二一班和同学们一起朗读英语课文……在这两天与同学们的接触中,队员们充分感受到了彝族同学的热情,这可能就是彝族人民如火把般炽热的赤子之心。

喜德县调研篇

上午11点,队员们一行分为4个组,带着自己想要调研的主题分别去了杂货店、医院、喜德县人大退休老干部的家、小吃店。其中A小组在杂货店老板娘那里了解到她家有4个小孩,最大的两个小孩刚上小学,平时经济来源就靠丈夫外出打工和杂货店里的收入,为了节约,家里五分田里的收成是家里粮食主要来源。C小组的队员们则被邀请到喜德县人大退休老干部家做客,他们从老干部那里了解到政府对喜徳人民的照顾和优惠政策,从前土地要收税,现在不收税;政府对喜徳贫困家庭分发衣物,实行高考加分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邮箱:gqt@xcc.edu.cn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蜀ICP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