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1日 作者:jsjyx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为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学院的有关要求,结合本院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制订本工作细则。
一、总则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和质量总检查,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工作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治学与工作作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设计、撰写等环节,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文献检索、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以及写作技巧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和提高。
二、组织与领导
(1)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成员由学院书记、教研室主任、教务科、办公室、教授等组成。
(2)论文具体指导实施,按教研室分小组进行,教研室主任担任小组长。
(3)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学院相关人员和外聘教师组成。
三、岗位职责
1、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本届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领导、计划,检查、协调指导教师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2、论文指导实施小组长职责
(1)负责确定该小组指导教师人员名单。
(2)负责确定答辩小组成员,组成答辩小组。
(3)负责本小组的组织、领导、计划,协调指导教师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4)负责向学生提供论文选题和范围。
3、指导教师的职责
(1)、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2)、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由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教师或科研人员担任。为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确保指导工作时间的投入和指导的质量,每名指导教师所带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
(3)、指导教师负责填写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要明确列出论文选题,毕业论文时间安排,研究方案和目标,任务要求和主要内容,以及针对选题提供的参考文献。
(4)、审定学生拟定的工作计划或实验设计方案,批改译文及外文摘要,批改学生文献综述。
(5)、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后,指导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对毕业实习、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填写指导教师记录表。
(6)、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定,填写成绩评定表,向答辩小组介绍向学生下达的任务及要求、学生完成论文(设计)的质量及应用价值等。
(7)、负责将学生论文(设计)整理后交所在小组,最后由小组统一交教务科存档。
(8)、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中如出现问题(不负责任、随意敷衍学生、评阅人或答辩小组发现学生论文有大量抄袭现象、大面积格式错误等),则扣除指导教师对该生的论文指导费,并给予全院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按教学事故处理。
4、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工作职责
答辩委员会:
(1)确定或聘请毕业论文的评阅人。
(2)审定学生毕业答辩的资格。
(3)委托和指导各答辩小组进行答辩工作
(4)和答辩小组讨论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
答辩小组职责:
审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拟订答辩提纲,进行答辩工作,对学生论文(设计)和答辩进行评价。
四、选题原则和要求
提倡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形式,如教育调查、一堂优质示范课、作品设计、论文等。如果采用论文形式,则要求在教学一线、实验室、实习基地、社会调查等实践中完成的比例应达到90%。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注重发挥专业的优势和特长,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3、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和选择面向生产实际的应用型题目。
5、选题的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容不宜过窄过细,应体现综合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原则,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题目难度和份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都能完成。
6、立足本专业,提倡不同专业(学科)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眼界,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要求,跨专业(学科)进行选题。
7、课题内容较大,需若干学生共同完成的,要明确每个学生的具体任务,并应保证每个学生经历该课题的全过程,不能仅孤立地完成局部任务。
8、学生除了在指导教师提出的题目中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外,也可以根据本专业特点和本人兴趣自己提出课题,但学生必须就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计划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并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学生应遵守的原则
1、根据学院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工作意向等提出选题申请,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英文翻译,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2、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
3、在完成毕业实习、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遵守纪律,合理安排工作和业余生活;遵守实验室、设计场所的有关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5、按指导教师要求查阅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撰写不少于规定字数的论文(文、理工科专业不少于5000字)。
6、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交还指导教师、资料室、实验室的各种资料和借用物品。
7、认真进行答辩。
六、日程安排(每年按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计划)
七、论文设计规范要求(见西昌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毕业设计规范要求)
八、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
(一)评阅工作
1、指导教师评阅
(1)学生的毕业论文于答辩前10天左右送交指导教师审阅。
(2)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查,并对学生的调查论证(资料检索与外语水平)、任务的完成质量及水平、工作能力、工作量与工作态度、创新等进行评阅并写出评语,按规定给出量化评分。
(3)指导教师要在3天内完成对毕业论文的评阅,并将毕业论文交到学院答辩小组,以便尽快交评阅人评阅。与毕业论文同时提交的还应有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2、评阅人评阅
(1)系答辩委员会聘请评阅人对毕业论文进行评阅,毕业论文于答辩前一周送交评阅人评阅。
(2)评阅人评阅时,可视需要邀请指导教师共同研究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但成绩和评阅意见必须由评阅人决定。评阅人应为所评阅学生答辩小组成员,如果评阅人不能参加所评阅学生的答辩,应书面提出答辩的问题交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
(3)评阅人对学生的翻译资料、论文质量、工作量与难度、创新等进行评阅并写出评语,按规定给出量化评分。
(4)对某些论题,答辩小组组长也可以提出聘请答辩组之外的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评阅。
(5)评阅人评阅后,于答辩前一天将毕业论文、给出的成绩、写出的评语交回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
(二)答辩
毕业论文完成后要进行答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及目的。
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
(1)答辩时间安排在毕业论文工作最后一至二周内进行。
(2)审定学生的答辩资格,安排答辩学生的顺序并向学生公布。
(3)举行答辩会,由学生介绍毕业论文,学生在答辩前应认真准备,论文讲解时间一般在10分钟,主要介绍论题的任务、目标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论文的基本内容,论证方法、成果、结论及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4)答辩委员会委员、小组成员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提问。答辩小组成员应根据指导教师、评阅人的意见和论文(设计)所涉及的内容,事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拟在答辩提问中选用。提问答辩10分钟左右。提问主要围绕:要求进一步说明的问题(应以论题中的关键问题为主);与论题相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学生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错误的认识程度。
(5)学生退场,评定成绩。依据评分标准,由答辩委员会或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决定每位学生毕业论文的评语和成绩,给出成绩,写出评语。
(6)未经指导教师审查或指导教师认为学生未完成工作任务的论文(设计),不得参加答辩。
(三)成绩评定
1、宗旨
客观公正,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研究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术研究的态度及答辩情况为依据,不应以学生以往的成绩或指导教师的水平来决定。
2、成绩评定
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总评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计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以“结构分”进行综合评定。结构分由指导教师的评分、评阅人的评分、答辩小组的评分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的评分、评阅人的评分各占30%,答辩小组的评分占40%。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优秀:按期圆满成预定要求,毕业论文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立论明确,观点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资料翔实,论证有力,语言流畅,引文规范,表明作者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答辩时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
良好:能较圆满完成预定要求,毕业论文能联系实际,立论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完整,资料翔实,语言通顺,条理清楚,引文规范,答辩时概念较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中等:完成预定要求,毕业论文内容基本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畅。引文较规范,答辩时能回答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
及格:基本完成预定要求,毕业论文质量一般,在结构、内容、引文等方面有个别错误。答辩时少数问题不够清楚,有若干错误。
不及格:未完成预定要求,工作态度不认真,毕业论文在结构、内容上有较大缺陷和错误。答辩时概念不清楚,回答问题不正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论文(设计)成绩记为不及格:
(1)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时间少于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二;
(2)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规定任务;
(3)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虚构、伪造数据和结果;
(4)实验、设计、理论、计算有严重错误;
(5)论文(设计)质量未达到基本要求;
(6)答辩成绩或综合成绩低于60分。
因违犯以上规定,最终成绩被记为不及格的论文(设计),学生如对结果持有异议,可以向教育系答辩委员会进行书面申诉,教育系答辩委员会应在五个工作日内组织三名以上专家对论文(设计)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定,此裁定结果为最终结果。
九、文档管理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学院所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所有资料(包括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图纸、图片、影像资料、样品实物等)由指导教师负责收回,交学院作为教学资料保存归档。毕业论文(设计)所涉及的表格资料,一律按教务处统一要求格式装订成册,由教师教育学院统一收藏存档。
教师教育学院
2017年3月5日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