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就业工作

什么是投档分,什么是位次?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作者:教师教育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考生投档分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加上各种政策性分值后的分数。它是省级招办判断考生是否向高校投档的基本依据。比如,某考生高考成绩为586分,如果按本省 政策,他具备享受5分的政策性加分的条件,则省级招办就会在586分的基础上加上他的政策性加分,这样,他的投档分就是591分。

位次是考生的投档分在本省分科类排序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因为平行志愿模式是对考生逐个检索,当遇到同科类同批次同分考生时,计算机是无法判断先检索谁,后检索谁,因此,必须分科类对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也就是说,位次是唯一的。这样,计算机就可以顺利地按位 次对考生逐个检索。但家长和学生,都无法知晓自己最终位次,只能通过1分段统计表,知晓自己的大约排名。

什么是最低投档分?什么是最低录取分?

投档过程中,当向某校投档时,最后一个投入该校的学生投档分,即为该校最低投档分。所以,最低投档分不是事先划定的,是在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当年最低投档分在投档未完成前,无人能知晓。

最低录取分,就是在投档进入高校的考生中,被录取的最后一名的投档分。最低录取分可能等于最低投档分,也可能不等(高于最低投档分)。不等,是因为最低投档分那么考生因多种原因(如计划已满,不服从调剂,身体原因等等),未被录取。

线差分析法

线差是我们在分析院校录取情况时所引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是实际所取分数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根据所取分数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线差,如投档线差(我们用ΔD表示),录取线差(ΔL),平均分线差(ΔP)和考生线差(ΔG)等;根据所取分数与不同省控线的差,又可以形成本一线差、本二线差、本三线差、专一线差和专二线差。

线差的作用主要用于对招生院校的录取分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尤其是对不同年度的录取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我们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来说明。中国人民大学2006 年在文科本科第一批录取时,学校调档分数线为614分,当年四川文科本一批录取控制线为550分,这样我们可算出中国人民大学的本一批调档线差为 614-550=64分;同理我们可以查询和计算出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文科本一批调档线差为56分,2004年为55分,2003年为59 分,2002年为69分。这样,我们可以列出该校2002年至2006年的线差变化:69-59-55-56-64,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历年录取基本 在一个线差范围内浮动,为欲填报该校的考生提供了可比较分析数据。比如,2007年某文科考生高考成绩在本一线上60分左右,则该考生可考虑选择填报中国 人民大学,其被录取的希望也较大。

位次分析法

高校录取位次分析法是考生根据高校历年在川录取考生的位次,对照自己高考成绩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作为参考,判断当年能否被某高校录取的志愿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高校录取位次分析法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高校最近几年录取排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参阅最近几年的《高考指南》,通过查看其中的《普通高校在川招生录取分数线及累计录取人数排序》,特别是提前批次和本科第一批次的录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处于高端即录取分数最高的高校按录取分数线进行整体排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近年高校录取情况的排序表(参见表2-3):

表2-3  部分高校在川招生录取排位统计表(理科)

高校名称

批次

2005年

2006年

调档分

位置

实录分

位置

平均分

位置

调档分

位置

实录分

位置

平均分

位置

清华大学

本一批

1

1

1

1

1

1

北京大学

本一批

6

6

2

4

4

2

北京大学医学部

本一批

76

97

8

2

2

3

复旦大学

本一批

4

4

5

6

6

4

外交学院

提前批

5

5

7

3

3

5

上海交通大学

本一批

9

9

10

8

9

6

浙江大学

本一批

10

10

10

5

5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本一批

11

11

12

6

6

8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提前批

7

7

6

9

8

9

中国人民大学

本一批

7

7

9

130

180

10

南京大学

本一批

20

21

14

10

10

11

上海财经大学

本一批

16

15

17

11

11

12

中央财经大学

本一批

15

15

21

12

12

13

北京师范大学

提前批

11

11

13

12

12

14

同济大学

本一批

155

192

19

18

20

14

西安交通大学(基地班)

提前批

15

15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一批

155

44

19

14

14

14

南开大学

本一批

124

141

15

18

16

1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本一批

13

13

16

132

20

19

四川大学(基地班)

提前批

13

14

17

17

19

20

香港中文大学

本一批

155

132

44

132

57

21

北京邮电大学

本一批

20

21

23

16

16

23

天津大学

本一批

23

24

24

132

26

24

华东师范大学

提前批

17

18

22

18

20

25

西安交通大学

本一批

89

25

26

21

24

25

北京语言大学

本一批

28

34

39

24

26

27

厦门大学

本一批

24

25

34

23

25

27

西南财经大学(基地班)

提前批

18

19

28

21

23

27

华中科技大学

本一批

31

28

32

132

155

30

中山大学

本一批

19

20

24

132

180

31

武汉大学

本一批

155

182

37

37

30

3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提前批

38

47

35

40

44

33

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一批

155

176

88

26

28

34

东南大学

本一批

24

28

35

53

34

35

北京理工大学

本一批

155

78

32

132

134

35

香港城市大学

本一批

155

192

227

27

29

37

北京交通大学

本一批

28

34

38

132

134

39

   

   第二步:预测当年高校录取排位情况,结合招生计划推测参考位次。

根据高校近年录取排序,结合高校当年招生计划,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办学实力、知名度、就业率、在当年考生中的期望值和追捧度、录取波动及大小年情况、计划增减情况、专业变动情况等等)后,预测拟出一个当年录取位次参考表。

下面是以2007年为例对部分高校录取层次和对应位次做的一个分析表(参见表2-4):

表2-4  2007年高校录取层次及参考位次分析表(理科)

层次

高校名称

计划数

计划累计

参考位次

参考成绩

1

清华大学

72

72

86

660

北京大学

50

122

146

655

北京大学医学部

14

136

163

653

2

外交学院

5

141

169

652

复旦大学

37

178

214

649

3

浙江大学

51

229

275

64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5

284

341

上海交通大学

65

349

41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7

356

427

4

中国人民大学

37

393

472

629

南京大学

33

426

511

上海财经大学

20

446

535

中央财经大学

38

484

581

同济大学

93

577

692

西安交通大学(基地班)

20

597

716

北京师范大学

96

693

832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4

777

932

621

南开大学

53

830

99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9

859

1031

四川大学(基地班)

35

894

1073

北京邮电大学

103

997

1196

天津大学

85

1082

1298

西安交通大学

88

1170

1404

上海海关学院

1

1171

1405

6

华东师范大学

94

1265

1518

611

西南财经大学(基地班)

19

1284

1541

厦门大学

65

1349

1619

北京语言大学

12

1361

1633

华中科技大学

161

1522

1826

中山大学

93

1615

1938

武汉大学

104

1719

2063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80

1799

2159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92

1891

2269

606

上海外国语大学

6

1897

2276

东南大学

64

1961

2353

北京理工大学

63

2024

242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4

2038

2446

香港城市大学

3

2041

2449

北京交通大学

86

2127

2552

华南理工大学

95

2222

2666

暨南大学

41

2263

2716

北京科技大学

82

2345

2814

大连理工大学

55

2400

2880

表2-4中的参考位次是根据累计招生计划数按高校一般投档比例120%计算得出,如清华大学招生计划72人,乘以120%就是86人,对应的位次分数为660分。

由于处于高端的考生总是少数,每年这类考生的价值取向又可能发生变化,造成某些高端高校的志愿填报相对集中或相对分散,如2007年理科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就出现第一志愿填报人数不足计划数的情况,从而使实际的录取位次和参考位次发生较大偏离。

另一方面,在分析完成上表时,关键是高校的排位顺序和层次,不同的考生(甚至专家和老师)都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就如同分析股市一样,录取位次“涨”还是“跌”,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见仁见智,所以考生和家长应在我们介绍的基本原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斟酌考虑。

第三步: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和位次,分析判断被目标高校录取的可能性。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在公布高考成绩的同时,会公布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参见表2-2),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对照统计表可以大致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

考生根据自己的位次,参考第二步的分析表,可以对自己欲选择的学校填报风险进行一个判断。如2007年成都七中某理科考生,高考成绩644分,欲填报浙江大学。通过参考全省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该考生排在300多位,再对照表2-4,浙江大学处于第三层次的上端,参考底线640分左右,考生还有4分的优势,可以填报。我们事后通过2007年录取结果对此方法的检验表明,浙江大学理科本科第一批调档线637分,该考生被顺利录取。

排位法主要适用于“高端”高校

对历年高校录取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录取的排位表现为“金字塔”型,录取分数越高的高校数量越少,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般都独居金字塔的塔尖,越往下,录取分数相同或接近的高校逐渐增多,到了本科第一批的中段,同位次的考生可以选择的高校往往超过20所。

另一方面,平均录取位次在2000位以下的高校,其录取的所有考生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可能位次差别非常大,特别是招生计划较多的高校。另外,很多高校不同年份的录取位次变化也较大,不易判断。如湖南大学理科本科第一批,2004年录取平均分564分,平均位次13000多位,2005年录取平均分627分,平均位次11000多位,差别2000多位。

一般来说,排位法对文科排位在1000位以上,理科排位在1500位以上的考生比较适用,而对本科第一批中段以下的考生,一般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因录取人数增加,现在位次分析法适用于高分段考生,具体在多少名,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大家可在实际分析中具体去分析。我个人的理解是,理科在4000名以上的,文科在1500名以上的,可以用位次分析)

批次

批次也就是高考录取安排的顺序。

每年在四川招生的普通高校大约有1500多 所,这些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不是同时开始的。为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有序进行,招生主管部门把这些高校按学校的不同性质划分为不同的批次。近年四川省普通高校 招生录取一般分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共六个批次进行。就是说,录取工作开始后,首先进行的是提前批的高 校,只有提前批的院校录取完成后,才开始本科第一批的院校;本科第一批的院校录取结束,才轮到本科第二批的院校;以此类推,直到专科第二批的高校录取完 成。

四川省各批次高校一般按下列方式划分:

提前录取院校含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招飞、民航招飞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各类院校可相互兼报。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建设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属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和专业;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联办校;本科第二批为除本科第一批和第三批之外的普通高校。

专科第一批为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职(专科)和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高职(专科),专科第二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高职学院、民办高校、普通高校的联办校、成人高校和电大的普通高职(专科)。

(2014年,新增了一个专科提前批,使得总批次增加为7个,每个批次的具体包含院校及专业,要参考当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

以上是志愿中的基本常识,在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后,再去了解关于志愿填报的其它内容,才能理解透彻。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3958145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jsjy@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