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0日 作者: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复兴。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更是对我们新青年又一时代考验。为激励青年学生担起乡村振兴、民族复兴伟任,2024年7月9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彝路沐恩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宁南县碧窝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科技富农助振兴,生态发展向未来”实践活动。
桑蚕之都桑树地,科技创新助振兴。
实践团在宁南县碧窝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听植桑养蚕故事,访辛勤劳作蚕农。首先,工作人员在展厅为我们介绍蚕桑农业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尽管当时的水平只停留在“自给自足”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历届宁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蚕桑业慢慢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宁南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土层厚度达40cm以上,pH酸碱度在5.6-8.0之间,非常适宜蚕桑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今天,宁南县已实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率先取得国内桑、茧、丝有机认证以及全球有机纺织品认证,是亚洲目前最优桑蚕养殖区域之一。
桑叶养蚕成就斐然,桑枝养菌助农多金。
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到宁南县桑枝食用菌养殖基地参观研学,主管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以枝换苗”“以沙换肥”模式,解决废弃资源造成的污染和病虫害越冬问题,形成“桑蚕菌肥”种养循环系统,构建全产业链有机闭环生产体系,为他们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主管人员邀请我们进入食用菌养殖大棚,队员们近距离观察由桑枝培养的木耳,茶树菇等菌种,长势良好,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认识学习,更能体现出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图文:学院分团委
一审一校:黄静
二审二校:陈晓莉
三审三校:张谊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