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荞麦MYB抑制子调控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分子机理研究
主讲人:周美亮
时间:2017年6月19日15:00~17:00
地点: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讲人信息:周美亮,男,荷兰莱顿大学遗传与分子发育博士后,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人才引进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作物分子育种研究室工作,任课题组组长,借调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工作。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0余篇,在Biotechnology Advance、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The Plant Journal及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6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20,主编出版Elsevier英文专著2部,发现命名荞麦新种6个,申请参加国家牧草区试的饲用荞麦新品系2个,培育了饲用植物白三叶草新品种1个,获得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和重大专项各1项。获2015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等同于省部级一等奖),以及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内容简介:苦荞黄酮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基本阐述清楚,但是调控其合成的分子机理至今不是很清楚。通过比较转录组学数据分析,分离克隆到调控黄酮合成的一组关键MYB转录因子,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这些转录因子通过不同的分子机理来调控黄酮类物质合成,包括通过亚细胞的定位分布来调控,和调控蛋白的相互作用来调控,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来调控等等,这些工作丰富了植物次生代谢生物合成调控的理论体系,为苦荞高黄酮品系分子育种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这些成果分别发表在New Phytologist, Plant Physiology 和Plant Journal等国际著名的植物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