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7日 作者: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图1 本次会议主题)
2018年4月25日下午两点半,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展了无锡实践基地教学学习总结会。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陈小虎教授;党委常委、副院长徐静教授;教学督导组组长蔡光泽教授;教务处处长胡青龙教授;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郑晓慧教授;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党总支书记沈光涛同志;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陆铭宁教授;无锡市旅游协会曹晓彬秘书长;西昌学院无锡实践基地的企业家代表以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全体师生。会议由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徐静教授主持。
(图2 郑晓慧院长讲话)
在此次会议中,首先,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郑晓慧教授发表声情并茂的讲话,深深感动了在座学生。她从我校转型发展,“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总结了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无锡实践基地教学的相关情况。郑晓慧教授通过回顾自2015年来,我院12、13级旅游管理专业及13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无锡实践基地的实习经历,总结了本次14级旅游管理专业40名学生,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她认为通过不断努力摸索、积累经验,学校与无锡旅游企业合作模式更成熟,实践教学提供的酒店品质也更高,学生收获更多。同时,提出我院与无锡旅游酒店的实践教学,突显了旅游教育的实践特色,全方位提升了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旅游专业建设,真正做到以实习带动就业,以就业扩大招生。郑晓慧教授提出了毕业实习到底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何种具体成效的问题思考。她认为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完成校园生活到社会生活的过渡,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自豪感,要让我们学生看到自己的未来,有多大的成长空间。郑晓慧教授提出,我们还会探索更契合应用型本科办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专业建设,适应社会需求,拓展更多更高的实践教学平台,真正做到实习形式的多样化,以职业规划为导向指导实践教学。
(图3 曹副秘书长点评)
随后由无锡市旅游协会副秘书长曹晓彬对七个酒店的实习学生进行一一点评,并对实习学生做出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继续合作的意愿。
(图4 邱亚利老师发言)
接着由邱亚利老师代表专业教师就实习活动从学生、老师、专业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同学们珍惜实践机会,二是希望同学们摆正心态。
(图5 企业家代表王勤发言)
随后由无锡实验基地的企业家代表无锡太湖酒店的人力资源总监王勤发言。王总监就酒店业、旅游管理业的行业业态、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她通过分享了业内成功人士在求职过程中的挫折与经验,和与会师生互动,进一步加深大家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了解。
(图6 大四实习代表德青发言)
(图7 大四实习代表罗塞翔发言)
(图8 大四实习代表赵霏发言)
接下来,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就他们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藏族同学德青讲到,通过实习培养,她从最初的完全不能开口与人交流到现在可以胜任酒店的文员工作;从最初的只会做简单的客房清理,到现在一天可以胜任17间客房优质清理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数量上有了飞跃,也有质的飞跃。实习生罗塞翔同学讲到:虽然有苦有累,但是,同学们都坚持下来了。经过实习不仅是收获了职业技能的提高,也收获了与人交往能力的提升。实习生赵霏在代表同学们做实习总结的时候谈到:感恩学校的培养、感谢实习基地提供的机会,感谢同学们一路的互相鼓励和帮助。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了解行业的基本规则和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行业服务工作的一些基本技能,在实践中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点,为以后自己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次实习是对大学生的一次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学习到一定的管理能力。
(图9 陈小虎教授总结)
会议上,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小虎教授作了热情讲话。陈院长讲到:听了老师、企业和学生代表交流分享,十分感谢无锡实践基地给我校同学的实践实习机会,让我们的学生变化非常大、进步非常大,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锻炼了自己,不负众望,成长成才。
陈院长强调:实习基地人才培养的地位坚定不可动摇。我校作为第一批转型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探索“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无锡建立了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我校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在与无锡实践基地的合作中取得很好成效。学院和无锡实践基地搭建成了教学实践平台,创新了教学模式,把一线岗位的实践前置到了教学实习阶段,有利于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更快的适应旅游行业基础岗位,也有利于学生在正式进入旅游行业后更快的升迁到管理岗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在无锡实践基地的实习,学习到了先进的管理知识、优秀的服务理念、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这对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加强与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的合作建设,更深入的学习,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陈院长希望:实习企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多元化与国际接轨。无锡实践基地的企业品质高、管理规范、规划科学,给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提升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了“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实训水平。希望无锡实践基地的各大企业与我校携手,继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开发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达到校企共建发展的目的。希望企业能更丰富实习内容。安排专业技能实践学习、轮岗锻炼、集中参观考察学习等多种培养方式,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管理型专业技能人才。
陈院长要求:实践基地多岗位锻炼的方式锤炼学生成长。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锻炼后,树立了“服从管理”的岗位意识,并能踏实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每个同学通过和企业沟通,双向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实习期间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可和肯定。要求同学们树立“行万里路成才”,“破万卷书成才”的职业意识,明确就业方向,提升自我,促进职业发展。要求同学们在就业选择中树立“四海为家”的就业思想,在学校搭建的实践实训平台中,珍惜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
最后,陈院长对此次会议作出总结:要想真正融入社会,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就得内外兼修,内修知识、外修能力,以全面发展要求自己,才能更好的投入、回报社会。所有师生也应紧紧围绕我校“应用型本科”转型的总体目标,贯彻落实“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谱写我校转型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转型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努力!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