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作者: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喜报!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学子在“天府森林四库”竞赛中斩获一、二等奖
11月17日,备受关注的“天府森林四库”主题竞赛落下帷幕。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规划理念与出色的实践能力,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成果丰硕:
项目1:“三线遗产的荒野重生-川林五处遗址在天府森林四库中的生态文化价值实现路径研究”获得一等奖,该项目由汪腾、辜彬等三位教师指导,刘俊麟、陈国强、梁何容佳,田茂莹,唐诗雨五位同学共同完成。
|
|
项目2:《基于短视频媒介的节气自然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与公益实践研究》获得二等奖,该项目由刘亚兰教师指导,杨兴元 ,郭华鉴、黄娟、杨子骁、罗庆非五位同学共同完成。
本次“天府森林四库”竞赛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聚焦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大功能的挖掘与实践转化,旨在激发高校学子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探索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竞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省多所高校相关专业学生踊跃参与,竞争异常激烈。
接到竞赛通知后,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高度重视,迅速组建由专业教师牵头的指导团队,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参赛小组。团队成员围绕“天府森林四库”主题,结合西昌及周边区域森林资源禀赋与地域特色,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走访林区村寨、生态保护区及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当地森林资源在蓄水保土、产业增收、生态产品供给、碳汇减排等方面的现状与潜力。
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历经数月打磨,反复优化方案,将旅游规划、城乡发展与森林四库功能深度融合,创新性地提出了兼具科学性、可行性与前瞻性的实践方案,既凸显了生态保护的核心要义,又兼顾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充分展现了西昌学院学子立足专业服务生态建设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思维。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参赛学子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充分肯定,更是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重视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生动体现。
|
下一步,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服务地方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图/文 刘亚兰
一审一校 黄哲玲
二审二校 汪 腾
三审三校 姚小波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