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昌市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西昌市市鸟评选活动于2021年8月1日正式启动。8月6日,西昌市“市鸟”专家推荐会在市林草局召开。西昌市副市长杨开金,西昌市林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伟洪,以及西昌学院、西昌市摄影家协会、西昌爱鸟协会的专家学者,湿地保护中心和市旅投公司主要负责人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参加会议。四川邛海湿地保护长期科研基地成员: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主任杨军,西昌学院资环学院院长李海涛、西昌学院动科学院副院长亓东明参加作为专家团成员参加讨论。会议由西昌市林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伟洪主持。 
会上,西昌市副市长杨开金指出,为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更加靓丽的城市名片,西昌市先后确定了蓝花楹为市树、三角梅为市花。下一步打造“鸟语花香”城市的西昌形象中,市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态形象。通过市鸟的评选,可以更好地发挥鸟类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也有益于保护鸟类资源和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他对市鸟的候选鸟种提出了要求,希望专家团推荐的鸟种要有故事、有生命、有美感、有濒危属性和生态价值。 西昌市林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伟洪介绍了市鸟评选的流程和专家团的工作安排。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主任杨军介绍了前期网络推荐和各单位推荐的情况。随后,专家团成员从西昌鸟类的种类和数量等方面着手,从围绕鸟类的生物属性、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对相关单位和市民前期推荐的26种鸟类展开了热烈的评议和讨论。 经过专家团认真评议并投票推荐紫水鸡、白鹭、水雉、白腹锦鸡、灰腹绣眼鸟、大杜鹃、小??、绿尾虹雉、红隼、彩鹬10种鸟类为候选“市鸟”。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西昌邛海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动植物种类、数量持续增加。目前,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分布有湿地鸟类195种,分属14目45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10种。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今,已有近40种水鸟选择到邛海栖息,包括对环境最为挑剔的紫水鸡、白琵鹭、彩鹮、鸳鸯等珍稀水鸟。2017年初,全球不足500只的青头潜鸭也出现在了邛海,近几年,它们在这里的数量越来越多,身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在这片水域,还生活着大约两百只紫水鸡,成为中国第二大种群地。 专家们认为,多种珍禽鸟类在西昌聚居、栖息,且数量逐年增加,是西昌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