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4第四章 试题与答案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6日     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

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B.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

A.使用价值是个历史的范畴            

B.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5.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D.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6.在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     )

A.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B.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

C.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D.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9.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B.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C.使用价值与价值两者互相决定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10.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1.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指(   )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的工资是(   )

A.工人的劳动报酬                B.工人的劳动价格

C.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工人根据自己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

1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1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    )

A.能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B. 能生产出具有价值的物品

C.仅能生产出自身价值               D. 能生产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15.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

16.资本循环中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

17.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18.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19.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20.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21.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      )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22.货币的本质是(     )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3.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

A.c:v              B.m:c              C.c:m            D.m:v

2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劳动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2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

A.社会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

2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26.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27.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28.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29.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3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1.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32.在商品价值c+v+m 中( )。

A.c、v、m 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B.c、v、m 都是转移来的旧价值

C.c、v 是转移的旧价值,m 是新创造的价值

D.c 是转移的旧价值,v、m 是新创造的价值

33.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

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运动速度

D.用暴力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3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

35.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36.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     )。

A.扩大的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相对价值形式                 D.等价形式

37.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B.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D.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

3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9.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

A.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

C.固定资本之比              D.流动资本之比

40.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     )。

A.必要劳动                  B.剩余劳动

C.无酬劳动                  D.抽象劳动

41.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D.货币和资本的矛盾

42.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

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     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

43.剩余价值是     )。

A.资本集中的源泉                 B.资本再生产的源泉

C.资本周转的源泉                 D.资本积累的源泉

44.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4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

二、多选选择题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身的价值

2. 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D.为平均利润理论奠定了基础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

A.商品价值降低                  B.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C.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降低          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4.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哪几种形式(        )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流浪的过剩人口 

C.潜伏的过剩人口                    D.停滞的过剩人口

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6.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7.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8.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

9.单位商品价值量(         )

A.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0.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

A.两大部类的平衡                    B.总供需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1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形成新的价值

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1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明资本本质和特征的选项有(    )。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

C.资本是个历史的范畴         D.资本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

13.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

A.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资本     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资本       D.生产剩余价值所必要的物质条件

四、简答题

1. 简述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2. 简述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3、简述价值形式与货币的产生

4.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5.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与使用价值。

6.简述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

五、论述题

1.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2.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六、材料分析

 在经济学说史上,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最早是由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的。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创立100多年以来的社会经济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这是在新形势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但是应该看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于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请回答:  

(1)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2)在现代化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在我国煤炭生产中,每年产生的有毒废料――煤矸石高达1亿多吨,严重危害环境。为此,利用煤矸石制砖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某煤矿利用该项科研成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了两条生产线,年产1亿块标准砖,可消耗煤矸石40万吨。由于煤矸石成本较高,销路不畅,致使一条生产线闲置。而当地生产的粘土砖,虽消耗大量土地资源,却因价格低廉、产销两旺。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

结合材料请回答:

(1)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并说明其危害。

(2)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箱:sxzzll@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