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2第二章 案例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6日     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案例1

      “饱经风霜三十年,踏遍祖国山水田”

             ---《徐霞客游记的》诞生历程

当我们游览石灰岩溶洞,看到奇彩夺目的石笋、石钟乳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的伟大功绩。是他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为地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徐霞客1586年出生在江苏江阴县。幼年聪明伶俐,爱动脑筋,他经常向父亲提出一些问题,如:河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流到哪儿去?大山是从哪儿来的?等等。浓厚的求知欲使徐霞客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他厌烦那些枯燥无味的四书五经、八股文章,最喜欢阅读历史、地理、游记一类书籍和小说,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旧的地理书籍很少涉及山川等自然风貌,而且内容只限于中国的东部,许多区域还都是空白。他还发现一些地理书籍常常相互矛盾,牵强附会,夹杂着一些迷信的东西。对此,他十分感慨,像我们这样大的国家,为什么不能派人到各地去实地考察,写出像样的地理书呢?于是他立志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通过实际考察,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写出一部像样的地理书来。

1607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的考察旅行,从而开辟了系统地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方向。地理考察的道路是艰难的。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步行。经常要攀登悬崖绝壁,穿越激流险滩,顶着狂风暴雨,忍受饥饿寒冷,露宿山野丛林。这些困难都挡不住徐霞客,他不仅一天天、一年年坚持考察工作,而且不论每天的旅途多么艰苦,总要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心得记录下来。有时候住宿在荒村或破庙中,点起油灯进行写作;有时候露宿在野外,就燃起篝火照明,坚持记录。

徐霞客早年的考察活动以登山访古迹为主,他在出游之前,都要阅读有关的地理书籍,找出一些有疑问的地方,确定考察的重点目标,他先后考察了北方一带的泰山、恒山、嵩山、华山、五台山、盘山,东南一带的黄山、庐山、天台山,福建的武夷山、九鲤湖,广东的罗浮山等地。在考察中,他总是突破书中的记载,力求有新的发现。因而他常常不走人们走过的路,而是走很少有人走的路或另开新路。例如:1623年徐霞客登上了河南嵩山太室绝顶,下山的时候,一个砍柴的人告诉他,走正道二十里,走西沟近一半,可是十分危险。他毅然选择了西沟。道路果真非常险要,有的路段山坡陡直,连野兽都没有站脚的地方,根本无法行走,他只好背靠山坡,紧紧抓着草根往下滑行。当他下山以后往山上望去,果然景色奇异,别有天地。

1636年,已经五十一岁的徐霞客,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留恋富裕的家庭生活,不顾妻子儿女的劝阻,又开始了时间更长、路途更远更艰苦的考察。他要填补已有地理书中的空白,考察祖国的西南地区。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考察工作,终于完成了一次为期四年的最重要的考察活动,获得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成就。

徐霞客在科学考察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不论旅途多么疲劳,道路多么险恶,他都要身临其境反复观察。在考察山脉的时候,他总要想尽办法登上最高峰。例如,他在攀登雁荡山时,遇到峭壁,就架上梯子,用梯子爬不上去,就砍木头插进山缝里继续攀登,可是还达不到山顶,他就把梯子架在木头上,最后用绳子绑在树上,才登上风光无限的岩顶。在考察岩洞的时候,经常是不避洞内艰苦,钻到最深的地方。例如,他在广西为了搞清楚岩洞的内部结构,有时脱掉外衣,伏地爬行,遇到水深的地下湖,就坐在木盆里划过去。为了使获得的地理资料准确可靠,有些重要的地方他常常多次考察。他采集各种岩石标本,植物标本,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他还经常向当地的群众请教,征得他们的帮助。

徐霞客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地理考察,他的足迹踏遍祖国(按现在行政区划)的十六个省和自治区,对各地的山脉、河流、动植物等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加以详细的记录,最后写成了二十卷的科学巨著《徐霞客游记》。《游记》是以日记体裁写成的,是徐霞客毕生精力和心血的结晶,是一部对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极有价值的宝贵文献。

徐霞客对地理学的贡献可归结为地貌和水文两个方面,贡献尤其大的是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研究。从时间上看,他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早一百多年,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岩进行系统分类的瑶曼早二百年。从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他的业绩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是空前的。在西南地区,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对石灰岩地貌进行了广泛详细的考察,对峰林、圆洼地、溶水洞、地下暗流的特征和形成原因,都做了生动而确切的描述。他一丝不苟地探查了一百多个岩洞,详尽记载了岩洞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的高度、深度和宽度,并对石笋、石钟乳的形成做了科学的解释,他认为,那是由于滴水蒸发后的碳酸钙凝聚而成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就是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岩洞发育丰富,徐霞客曾经先后两次来到这里进行详细的考察。1953年9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对桂林七星岩进行的实地勘测,证实了当年徐霞客对七星岩十五个岩洞的分布规模、位置、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正确的。今天,世界上已经有了“岩洞学”这一专门科学,徐霞客是最早从事岩洞学研究的先驱者。

徐霞客在水文地理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考察过很多河流,翔实地记载了它们的发育和变化情况。他勘察了金沙江上游,发现金沙江比岷江长一千多里,应该是长江的正源,从而纠正了一千多年以来以岷江为长江上游的错误传统说法。

艰苦的旅途生活使徐霞客积劳成疾。1641年,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与世长辞了,终年五十五岁。徐霞客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祖国山河的考察事业,为地理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民在他的故乡——江苏省江阴县马镇湖庄村修建了徐霞客纪念堂,以此永远纪念他的光辉业绩。

 

讨论题:

1.徐霞客在地理学上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而这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2.在徐霞客的探索过程中,他历尽艰辛时他是否动摇过,他的表现是怎样的?是什么推动了他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入?

3.从徐霞客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的故事,谈谈人的正确认识是怎么形成的?说一说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一切真知的最终根源是什么?

4.你从本篇案例中学到了什么?请说明具体的原因。以及自己以后如何运用好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利用实践促进自己的认识的不断的深化?

 

案例2                   

纸上得来总觉陋

这个题目是模仿当代影视作品的“偷陈出馊”法炒制的。陆游与儿子陆聿冬夜读书,看到爱子把“书巢”中的藏书读了个“简断编残字欲无”之后,觉得致力学问光读书不行,还得亲自实践,就写诗勉励子聿,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是读书迷,自诩“吾家藏书一万卷”,可他作诗却不像杜甫那样“无一字无来历”地苦吟,也不像辛弃疾那样得心应手地“掉书袋”。他的诗多是生活的“躬行”体验,凭陵风雨,历经骇浪,水边射虎,关头听角,废苑探梅,遗祠访拍,经行麦野桑村……“细雨骑驴入剑门”,忍不住就来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

他胸中有万卷书,却立志不钻在故纸中食人余唾。比照斯人风范,故套用他的一句诗,用“纸上得来终觉陋”评论当代的影视艺术创作倾向。这倒有两层用意:一是说乞人残余的作品不仅“浅”,而且“陋”了;二是受国际文风病毒感染,“改”一个字,生吞活剥经典作品就偷出自己的创作来了。如此省力就钞源滚滚,蒙出莫名其糊涂的高收视率,何必上山下乡去受苦呢!

纸上题材枯竭,就做蠹鱼,啃出名著中的片言只语、半枝一叶铺演作品骗人。到电影院是自愿的,看不懂武士们那模模糊糊、血淋淋的三角恋,活该。电视节目却是强迫人看的。我拨遍频道,好不容易寻出个无蟒袍油辫、无唇膏脂泪、无刀光剑影的节目,却不料还是《少年包青天》。宋人包黑子侦破的竟是洋味“铁面人案”,情节梗概是从外国著名影视作品中“得”来的。

从纸上挖题材,千方百计地搜寻野史轶事。皇帝赐妾,命妇吃醋,本是唐人轶事,今人却偷过来用到清人《宰相刘罗锅》里。写乾隆恶作剧赏刘墉两个宫娥,刘墉无奈,刘夫人抗命。皇帝佯怒:要么接受,要么服毒。刘夫人宁喝毒药,原来毒药是醋。这一集的故事,几乎是照抄书本。偷抄一遍还不过瘾,《神医喜来乐》里又偷一遍,改成王爷成人之美,命喜来乐纳心爱的赛西施为妾。这一集演得庸俗不堪。大家争相偷抄野史轶事编故事,几乎所有的名媛美人都被歪曲了。

从纸上挖题材,随心所欲地糟踏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恋许仙、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祝姻缘、董永遇仙都被“文艺家们”糟踏得不成样子了。谬种流传,年轻一代对原来优美的民间传说已经一无所知了。

从纸上挖题材,残害文艺名著。《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之类侠义小说,都惨遭戕害。近来听说《老鼠爱上猫》已在南国亮相,敷演锦毛鼠白玉堂爱上御猫展昭。篇目故弄玄虚,使人误以为写同性恋,却是玩的变性手法,白玉堂原来是女扮男装。这风是从美国吹来的。美国一批无赖编剧肆意糟踏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被改成“动作片”,《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改编成同性恋。等着瞧吧,下一版《老鼠爱上猫(2)》,就会是郎才郎貌,锦毛鼠不再女扮男装了。

这些创作倾向,会损害文艺生命,文艺女神该喊“快救命”了。

 

讨论题:

1.陆游为什么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涵义?陆游是怎样用这句话指导自己的?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什么原理?

2.现代影视剧从纸上挖题材,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来指导影视剧的发展?

3.你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如何自觉地运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

 

案例3

森林里的水

做地质工作的朋友,在最近一次勘探中迷了路,经历了一些小小的惊险。后来他说:“干粮带得很多,倒是在找水的事情上,让我多了与往日不同的感受。”朋友说,这次勘探,我们请了一位山民做向导,没想到天气不好,向导也迷了路,我们就走了整整一个星期。带的水喝完了。地图上标志这座山里是没有河的,连一条小溪流也没有。向导说不用急,森林里最多的就是水了。“水在哪儿?”我们问。他指了指不远处一洼肮脏的泥坑,那里聚着一些水。向导没有理会我们的表情,自去采了一束草,把草编成碗的样子,开始往饭盒里过滤那洼水,过滤了几遍之后,水渐渐地清了,放了两片饮水消毒片,水果然就能喝了。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第一种取水的方法。晚上在进帐篷之前,他把塑料布一张张地撑开,在树干上吊住四角,早上,每一张塑料布里就都聚满了露水。
    要是没有水洼,他就找那些树干很粗树叶很大果实很多的树,用刀子在树上挖一个洞,就会有水很慢地流出来,颜色有些淡绿,应该叫树汁儿吧。或者在潮湿地带找那些很粗的藤,把藤茎割一段,就会有水流出。这一段流完之后,再在这根藤上离开尺把远再割。他给我们提供的水源还有野仙人掌、野麻竹、野丝瓜……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向导让我震惊极了。在我们的意识里,这个森林既然没有河,老天不下雨,那就是没有水的,但是在他的眼里,随便一个角落都似乎藏有水。原来我们以为根本无法寻觅的东西,却是这样的处处留踪,处处有源。
    朋友的话也给我很多感触。我们常常以为水,除了雨水、河水、溪水、泉水、自来水等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很少有人能够想到,水,还可以是泥洼里的浑浊,是露珠的凝聚,是树的体液,是藤的腰身,是仙人掌的掌心,是麻竹的绿茎,是野丝瓜的肚腹,是花瓣的娇艳,是草叶的清香,甚至是松鼠轻盈的跳跃和小鸟婉转的歌唱……
    我们往往看到呈现在面前的就以为阅尽沧海,却不知道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自以为看到的越多,才漏掉的更多,因为精神的近视,奇美的世界在我们眼里只浅显成一片简单的色斑。
    还有许多领域的丰富被我们狭隘的惯性忽略、挤压和简化。比如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爱,比如千姿百态千达百通的学习,比如与森林里的水一样的万事万物对我们心灵的广阔引导和启迪。

 

讨论题:

      1.在森林里迷路后,面对着缺水的困难,地质专家与山民的表现各是怎样的?山民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取到水,渡过难关的?

2.山民为什么能够轻松地想到这么多地质专家所想不到的取水办法呢?

3.你是否同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试找出其哲学依据,并谈谈它对你的指导作用。

 

案例4

“天空立法者”的奥秘

刻卜勒(1571-1630)是17世纪的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因为他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定律而被称誉为“天空立法者”。刻卜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可以说是一种高度的科学创造。那么,刻卜勒成为天空立法者的奥秘何在呢?

一般说来,做出一种科学创造,是需要具有必备的科学素质和多种才能。其中最基本的有两种:一种是观察实验才能,一种是理论思维才能。近代科学史上,大多数第一流科学家,这两方面的才能几乎兼而有之。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有的科学家特别擅长观察实验,有的科学家则更加善于理论思维,彼此竞存,各有千秋;一旦二者结合,便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往往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刻卜勒属于擅长理论思维的这一类科学家,他的数学才能特别高超。刻卜勒与他的老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亲密合作,是导致他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重要原因。老师长于观测,学生精于思考和计算,师生珠联璧合,历来被传为佳话。

第谷·布拉赫是继哥白尼之后天文学上最重要的人物。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专门从事实际天文观测。那时侯,望远镜尚未发明,天文学家只能凭肉眼来观察天体运行情况。第谷·布拉赫的观察精度可以说几乎达到了肉眼观察所能达到的极限。他从1576年起直到去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从事天文观测,积累了大批极为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成为天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第谷·布拉赫的观测资料不仅数量之巨为过去所未有,而且其准确程度之高也是空前的。

可是,第谷·布拉赫却有一个缺点,即不善于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因此,他长年累月、几十年如一日的观测结果中,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行星围绕太阳转,而太阳和其他行星又作为一个整体,来围绕着地球转;地球是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显然,第谷·布拉赫的这种理论,正是对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这两种根本对立学说的折中。

第谷·布拉赫生前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为天文学的后来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天文观测资料;一是为能够整理和利用这些资料找到了最合适的接班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年轻的德国助手——约翰·刻卜勒。

刻卜勒的童年是在贫病交加中度过的,很小的时候就到酒馆帮工和田间劳动,一场重病又损伤了他的视力并给他留下了一双残废的手。后来,他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到蒂宾根大学学习。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刻卜勒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美好和谐所深深打动。凭着他的热情和丰富想象力,他为哥白尼宇宙体系构造了一种神秘的几何模型。可是当他继承了第谷·布拉赫的工作,便毅然抛弃了这种杜撰出来的东西。因为这时他终于懂得了,纯粹的数学想象尽管看起来非常美妙和谐,但由于它没有任何天文观测事实做依据,因而不会给天文学带来任何实在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不结果实的花朵而已。

1601年,第谷·布拉赫不幸染疾辞世了。临终前他把自己毕生辛勤劳动的成功——所有的天文观测资料全都赠给了刻卜勒,并且留给他一句最重要的告诫:“一定要尊重观测事实!” 刻卜勒正是恪守老师的这一教诲并基于其观测资料才在天文学上建立了伟大的功绩的。

刻卜勒接受了老师这笔珍贵的遗产之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理论思维和数学才能的优势,终于发现了隐藏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后面的自然规律,于1609年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十年后,又提出了第三条定律,这就是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看看第谷·布拉赫的那一堆茫无头绪的数据,再来看看刻卜勒的这三条简要明晰的定律,我们不能不为之拍手叫绝。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理论思维的才能,那些观测数据很可能让人一见就心烦意乱,把它当废纸扔掉了,而刻卜勒却不然。他利用这些资料,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揭示出了大自然的奥秘。

刻卜勒的三定律成为天体力学的基石,标志着天文学对太阳系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因而他获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誉。其实,他并非为天体建立了什么法则,而是把天体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法则揭示出来而已。刻卜勒之所以能成为“天空立法者”,究其人才素质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善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他自己不善于观测,就采老师之长,补自己之短,充分利用老师留下的观测资料。同时,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理论思维和数学才能,对那些茫无头绪的资料进行了加工处理。如果没有第谷·布拉赫的精确可靠的观测资料,刻卜勒的理论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如果没有刻卜勒这一善于理论思维和具有数学才能的得力助手和继承人,第谷·布拉赫的那些观测资料就只能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废纸,显示不出其科学价值。同时,还因为刻卜勒具有坚定的科学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讨论题:

1.第谷·布拉赫从事天文观测,当时望远镜尚未发明,天文学家只能凭肉眼来观察天体运行情况,第谷·布拉赫的观察精度几乎达到了肉眼观察所能达到的极限。他从1576年起直到去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从事天文观测,积累了大批极为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但是,为什么在几十年的观察结果中,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2.刻卜勒由于一场重病而损伤了他的视力并给他留下了一双残废的手,但他凭着热情和丰富想象力,为哥白尼宇宙体系构造了一种神秘的几何模型。可是当他继承了第谷·布拉赫的工作后,为什么毅然抛弃了这种杜撰出来的东西?

3.刻卜勒是怎样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的?他为什么能获得“天空立法者”的美誉?

 

 

案例5

比别人多想一步[3]

50年代中期,美国建筑业发展迅猛,砖瓦工价码看涨,这对众多失业者来说实在是个难得的机遇。一贫如洗的迈克为了生计来到芝加哥,然而,他看到招工广告后,却没有加入到应征砖瓦工的竞争洪流中去,而是买了一间房,请来一位瓦工师傅开始了瓦工培训工作。许多人在报纸上看到招生广告后蜂拥而至,结果仅半年时间迈克就赚了5万美元,这5万美元在当时相当于一个瓦工8年的收入。
  有人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摆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这个世界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许多人都在瞪大眼睛寻找财富,他们不放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寻寻觅觅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却落于平淡。因为很多时候财富的获得不是通过实物的买卖得来的,而是用智慧换来的。李卜克内西说过:“天才来自勤奋”。我要说的是:“成功来自发现”,也许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或许它能改变你的一生。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天赋,它是埋在我们生命里的金矿。不同的是,相当一部分人不善于发现或懒于发现,有人则干脆把它当成小聪明或旁门左道。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想的,成功也许就是近在咫尺的事情。可能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科学发现如此,如此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如此呢?
    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

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一步一步向西移,渐渐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慵懒的身躯,又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儿。

每隔一段时间,猫都会随着阳光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睡觉的场地。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自然而然。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对,是光和热。

猫喜欢呆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可是就是这么一闪,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的引发点。之后不久,日光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为一只睡懒觉的猫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如果我们家的院子里也有这么一只睡懒觉的猫,我们也看到它一次次地趋近阳光,我们是不是能想到这些呢?或许想,这猫真会享受,不但长时间地睡,而且还喜欢睡在阳光下;这猫该产小猫了,怎么还不产呢……或许什么也不想。

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休息,墙上挂着一幅地图。在闲得无聊的时间里,他就很随意地观察这张地图。一天,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补的,南美大陆巴西东部突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陷入的部分相对应,可以把它们完全拼合在一起。

这个发现,让魏格纳兴奋了好一阵子,并由此引发了他一连串的思考。这两个大陆是不是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是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分开的?

不顾病痛,魏格纳着手收集了大量的地质学、古生物学的资料,终于证实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大陆板块漂移说。

为什么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看世界地图,而只有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漂移说?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现了日常疗法?如果当初那个苹果不是掉到了牛顿的头上,可能今天我们能够得到的只有:今天真是倒霉,这个讨厌的苹果为什么偏偏落到我的头上?煮水时壶盖的跳动,人们习以为常,不屑一顾。惟有瓦特,将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研究、分析、实验,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的发明!两个铁球同一高处同时释放同时落地,被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抹杀了千年,惟有伽利略,经过夜以继日的思考、实践,将真理发掘,在阳光下的斜塔中,昭然若揭!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
  对于在我们生活角落的一些细节、一些小事,我们能多留意一下,多想一步,可能在历史上科学家名榜上也记下你的名字。

发现人工放射线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在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之前,就在实验室里打出了这种中性粒子流,但他错把这种中性流当作г射线,没有认真去比较一下它与г射线有什么区别,结果失之交臂,成为终身憾事。英国著名领袖丘吉尔早在60年前便以政治家的睿智,高瞻远瞩地指出:“未来的世纪,是心智的世纪!”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开启知识的大门的——一无所 知,却又向往登上顶峰。有的人甚至在一开始就放弃了,他成了被人讥讽、不屑一顾的懦弱者;有的人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最终被人们安上无斗志、无毅力的丑名;有的人获得了小小的成功,便居功自傲,不思进取,正验证了富兰克林的至理名言:成功使无数人堕落!惟有那些执着、锲而不舍的人仍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最终在顶峰热泪盈眶的情景,才让人真切地认识到——成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深入地思考,去探讨,找到真理!
    多想一步,会让你在骄傲中不自满,在失败中不沮丧,在顺境中奢华,在逆境中不恐慌——因为深入透彻的了解,会使你保持冷静,不应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深入,是成功的音符,是它,奏响了生命的音乐;是它,让成功在生命中熠熠生辉!

 

讨论题:     

1.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

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巴斯德所说的“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你认为怎样才能“多想一步”?如何培养“多想一步”的意识?

 

案例6

揭开SARS的神秘面纱[4]

从2002年11月在佛山发现第一例病例,到2003年6月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控制,经历了半年多时间,在这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数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防治和战胜“非典”的对策。刚开始时,人们对“非典”不很了解,采取的措施也不很有效,后来,在人们与“非典”的斗争中,医生对病人的救治过程中,以及科学家对病原体的研究中,逐步对“非典”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医学家也研究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使“非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认真反思这一过程,对于我们是十分有意义的。

当“非典”袭来的时候,人们由于无知而恐惧。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协调下,遍布全球的11个世界一流实验室每天24小时工作,为确认非典型肺炎病原体而努力。从对禽流感、流感病毒、腺鼠疫、肺鼠疫、钩状螺旋体甚至炭疽热等病原的怀疑和担心开始,到现在把目光集中在冠状病毒和衣原体等几种病原体,全世界的科学家一起走过了曲折的探索道路。

自从这种奇怪的病症出现的那一天起,科学家们就在寻找它的病原,只有找到病原,才能最终找到克制它的药物或疫苗,人类才可以从它的纠缠中脱身。

2003年2月14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70多岁高龄的洪涛院士在实验室,对刚从广州带回来的两份尸体肺组织标本进行切割等工作。第二天是元宵节,他没有休息,连续往返于实验室和电镜室。2月18日,洪涛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死于本次非典型肺炎的两份尸检肺标本上有典型衣原体包涵体和衣原体颗粒。从5个死者的肺、肝、脾、淋巴等组织中,都发现了衣原体,而且,从对广东带回的更多切片标本的化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作为中国在该领域的核心人物,洪涛的发现立刻引起了WHO的注意。3月下旬,中国政府要求WHO专家组织协助调查衣原体是否是致病原。这项请求被送到了WHO用于确定SARS 病原体的11个实验室。3月底,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报告他们的实验结果,令人略感意外,没有找到衣原体。3月19日,香港的研究者提出,引起SARS的病原体可能是某一种副黏病毒。与此同时,德国、加拿大的科学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3月23日,香港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几乎同时报告,一类冠状病毒有可能才是引起SARS的元凶。到3月27日,副黏病毒已从WHO所列病原体“黑名单”中消失。紧接着,德国科学家也得出“冠状病毒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的初步结论。

冠状病毒是最后的答案吗?作为这次冠状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朱莉•葛伯丁医生指出,科研人员还必须进行更多的测试才能确定它是否是罪魁祸首。

不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还是副黏病毒,或者冠状病毒,研究者们目前的共识是:最终被确定的病原体一定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要么它从未出现过,要么是由已知微生物变异而来。

洪涛院士说:“由于对新的衣原体或者病毒,人们普遍没有免疫能力,疫情才得以大面积传播。”事实上,抗生素对于大部分病毒并不产生作用,病人只有依靠自身的抗体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对于陌生的病毒,任何人体内原本并不存在抗体。

广州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黄文杰也发现,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是极为罕见的,如果后退80年,它很可能造成一次数千人死亡的大瘟疫。黄文杰说:“我们的幸运在于,医学科技已今非昔比。”虽然病原体还没有最后确定,疫苗也没有制出,但临床医生告诉记者:非典型肺炎并非不治之症。黄文杰告诉《新闻周刊》说:“在没有找到病原体之前,没有很特别的治疗方法,国外的方法和我们一样,也是支持性治疗。”所谓支持性治疗,就是依靠良好的护理手段,更好地调动病人的免疫系统来对付体内病毒。对于重病人,还可用药,如免疫球蛋白,来增强病人抵抗力。这次非典型肺炎,虽然重症比其它肺炎要多,但大部分是可以治疗的。如处理及时,绝大多数能治好。国内医疗界已经探索出一系列治疗方法,使病人治愈率达到75%以上,而死亡率仅为3.5%。后来,香港医生尝试着从已康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体内取得血清,用来治疗一些病情严重的病人,效果不错。威尔士亲王医院的一名医学教授说:“我们有最少20名病人顺利康复,他们的血清被用来治疗病人,在过去两个星期里,这些血清是良药。”这意味着那些康复者体内的血清,已含有可对抗非典型肺炎的抗体。

2003年6月,非典接近尾声,SARA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严峻的、持久的。谁应该对SARS的来源负责,是人类还是动物?SARS过后社会上各种对非典的反思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一种说法传遍大江南北,研究人员在果子狸体内提取出一种与非典病毒相同的遗传基因,非典可能来源于果子狸。随后的消息说,非典发源于嗜吃“龙虎斗”等各种野味的广东,在那里,第一个被发现感染非典的是一家野味店的厨师,因为工作的缘故,这个人不但经常接触野味,而且好吃野味。其被发现感染非典前,还大吃了一顿。

在这种情况下,果子狸、野味甚至所有的动物似乎与非典都脱不了干系。于是,一股仇视动物的狂潮自南向北,从广州到成都再到北京,一夜之间席卷大江南北。在北京,处在非典恐慌中的人们自发成立打狗队,在街上发现猫、狗等,手持棍棒、头戴口罩的打狗队员立即予以棒杀。在成都,人们将发现的据说是非典元凶的果子狸拉到郊外无人处集体活埋。随后,许多地方的管理部门开始对保护野生动物非常重视,执法人员对大小饭店进行突击清查,禁食野味。

但是,SARS是否真的与野生动物有某种必然联系,是不是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会传染疾病,它怎样才会传染疾病?人类到底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除了SARS之外,是否还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不是将动物全部消灭了人们就不会再有类似的疾病了?SARS的空前恐慌后,人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自然之友协会会长梁从诫先生,梁先生的观点是“SARS元凶是人,不是野生动物”。

2004年1月30日,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和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在广州宣布,中国科学家经过8个月的联合攻关,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1月29日美国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全文公布了中国课题组研究SARS的分子流行病学,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的最新成果。

课题组完成了来自广东和香港的SARS发展各阶段的24个病人的18株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及11份含病毒生物样品的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结合已经公开的其他32条人类SARS冠状病毒及2条果子狸的SARS样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SARS冠状病毒在流行过程中的分子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努力,终于将非典暂时遏制住,面对随时可能再度出现的SARS病毒,相信人们都不再会手足无措,而是拥有坚定的信心战而胜之。健康的心态、理性的认知、科学的防御、良好的习惯,都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

 

讨论题:

1.SARS发生后,你是否感到恐慌?当科学家们努力研究其病原体及其抗体时,你对他们有信心吗?在一次一次研究结果被推翻后你有什么想法?

2.科学家寻找SARS病原体过程中,曾怀疑过哪些衣原体和病毒,到现在为止,你认为真正的病原体是什么?对于“非典”病人治愈率达到75%以上,而死亡率仅为3.5%说明了什么?

3.你怎样看待梁从诫的观点“SARS元凶是人,而不是野生动物。”对于非典期间人们大量捕杀野生动物有什么看法?如果“非典”再次发生,你将如何去战胜它?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箱:sxzzll@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