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我校召开2020年第十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来源: 时间:2020年10月29日 点击率:  字体:增大 减小打印 】【 关闭

  10月23日上午,学校2020年第十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在信息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以“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解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题。党委中心组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参加学习会。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彭正松同志主持。

  彭正松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高校教师更加应该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彭正松结合学校实际,就学习“四史”提三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四史”,坚持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只有把学校的理论发展与“四史”学习联系起来,结合学、打通学、融会学,才能让思想与时代同行,才能辨明学校的发展方向,才能为学校建设民族地区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一流大学提供最有力的思想支撑。

  二是从“四史”中汲取营养,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关乎学校办学方向、关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各部门、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不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要坚定原则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我校落地生根,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舆论支持。

  三是将“四史”融入课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切实将“四史”学习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堂、融入教学主渠道,提升学生主体的获得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沟通,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并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时代性和针对性,让思想性、学理性相统一,历史观与“三观”相一致。要通过学习“四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不断增强全校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云成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主题发言。他就“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谈了五点认识:一是时代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源泉;二是立党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民心所向的基石;三是党的领导是引领民族复兴航程的保证;四是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政治品格;第五,肩负大党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得道多助的原因。对此,他谈了五点思考:一是必须保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树牢“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党面临的最大危险;三是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强化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四是要敢于正视问题、勇于刀刃向内、自觉接受监;五是党员干部思考问题、推动工作要胸怀两个大局,要增强危机意识、斗争精神和防范抵御风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沈良杰作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的主题发言。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她谈了几点思考:一是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二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三是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她结合学校实际,就学校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做了详细解读。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杨永清同志作《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解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辅导报告。

  党政办、组织部、宣传部、党建办、机关党委、教师工作部、学工部、保卫部、团委负责人、各二级学院书记院长、各民主党派、知联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学习会。

                                                                                                      文/ 党委宣传部

                                                                                                      图/尚玉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蜀ICP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