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 简报

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走好立德树人新长征路 ——我校在彝海、礼州会议遗址开展党委理论学习 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发布时间:2021-04-13 13:42:43 内容来源: 作者:新闻网  浏览次数:

 6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党史学习教育,4月13日,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赴彝海、红色冕宁纪念馆、礼州会议遗址开展现场教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议由我校党委书记彭正松主持。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委工作部门负责人、党建办负责人、直属党组织书记参加了学习会。

       重温入党誓词 回顾彝海结盟历史 谱写民族团结新答卷

       参加学习的领导干部首先来到彝海结盟纪念广场,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学校国旗班的同学们抬起花篮拾阶而上,将花篮轻轻摆放在纪念碑基座前。彭正松、贺盛瑜缓步走向纪念碑,在敬献的花篮前驻足凝视,整理花篮缎带。

     接着,党员干部们聆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州委讲师团专家库成员周昌杰老师对彝海结盟历史的解读。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同彝族果基支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护送红军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千里彝区,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挥师北上赢得了最为宝贵的时间。“彝海结盟”书写了红军长征史上璀璨的一页。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是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重视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和生动写照。“彝海结盟”体现出来的彝汉民族团结精神已在人民群众心中深深扎根,是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载体。

       在纪念碑前,由彭正松领誓,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革命遗址 传承红军长征精神 走好立德树人长征路

       随后,党员干部参观了红色冕宁纪念馆,跟随历史图片和资料,一起更加真切地置身过往岁月,感受长征精神。

       离开冕宁,党员干部又乘车参观了礼州会议遗址,聆听礼州镇田坝村支部书记边仕文、边家大院传承人边仕光讲解红军长征路过礼州时的故事。

       最后,彭正松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上下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此次来到“彝海结盟”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礼州会议遗址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就是要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一边学好党的历史,一边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就是要把学习所得转化为推动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他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在学习党史中淬炼党性修养,铸起敢于担当的铁肩膀,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坚定不移走好立德树人新的长征路。

     学习会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我们新的长征路。继续走好坚定信念的长征路、民族团结的长征路、立德树人的长征路,将伟大的长征精神转化为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源泉,着力把握新时代新使命,着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将长征精神内化到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中,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中心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做出不懈努力。

送:校领导

下发:各直属党委(党支部)                   2021413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页面

安宁校区: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13

邛海校区: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 邮编:615000

邮箱:xcxy@xcc.edu.cn

管理入口

网站维护: 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招生咨询:(0834)2580038

就业咨询:(0834)258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