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 作者:信息技术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于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2021年09月25日上午8:30,信息技术学院晨曦小队在分团委负责人吉娃阿英的带领下,前往本次三下乡活动的目的地——喜德县光明镇。
当天下午2:30,晨曦小队正式开始了行动,志愿者们沿街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人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小队一共邀请了70余人,共有50人接受了邀请,完成了问卷调查。
9月26日上午,晨曦小队前往民主村优质葡萄园进行参观,了解和学习大棚种植技术。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农业与科技结合必不可缺。工作人员带领志愿者们进入大棚参观,近距离观察大棚里的设备及种植技术。
大棚内,通过温度检测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温度的变化,再运用灌溉的方式调整合适的温度。在大棚监测温度的控制中心,一台机器控制着所有大棚里的温度检测器。在仪器里志愿者们可以看到整个葡萄园所有大棚的温度情况,然后根据温度的变化对机器输入指令,启动降温。
参观了技术设备后,志愿者们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咨询了部分问题。诸如大棚的土中埋下温湿度检测器,就能更加可靠的监测到土壤的湿度,大棚里的土壤湿度是如何控制,而不在需要人工监测,且数据真实可靠。
就技术设备和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工作人员一一做了答复,为学生的科研攻关和努力方向奠定了感性知识。
为助推乡村振兴,26日下午志愿者们开展了知识宣传,在发放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也为有疑问的人进行了解答,让其更容易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了解到了喜德县人民对乡村振兴的殷切希望,以及农业与大数据结合迫切需要。作为信息技术学院的学生,我们应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早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信息技术学院
2021年9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