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作者:保卫处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个人信用报告是全面、真实记录个人借债还钱和遵守合同情况的信用档案,如同一份详尽的“金融履历表”,它广泛用于贷款、信用卡审批、贷后管理,还用于任职资格调查审查、员工录用等诸多活动。了解征信报告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个人贷款和还款,避免不必要的金融风险。
一、报告构成
1.个人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婚姻状况、居住地址等身份识别信息。
2.信息概要
对您的信用状况进行高度概括,包括信贷账户总数、逾期情况等关键指标。
3.信贷交易信息明细
详细记录您与各金融机构的借贷往来,如贷款金额、还款记录、账户状态、五级分类等。
4.公共信息明细
反映与信用相关的公共记录,如欠税记录、行政处罚、民事判决等。
5.本人声明
您对信用报告中某些信息的解释说明。
6.异议标注
记录您对信用信息提出的异议及处理情况。
7.查询记录
显示哪些机构在何时查询过您的信用报告。
二、报告查询
1.网上查询
消费者可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网站(www.pbccrc.org.cn)、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合作的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渠道(网银及手机银行)、银联云付等线上渠道获取信用报告。网上查询一般都是免费的,获得的是简版电子报告。
2.现场查询
消费者可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设的征信服务窗口、配置的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开通查询权限的商业银行智慧柜员机等线下渠道获取信用报告。前两次查询免费(超过2次的收取一定服务费),获得的是详版纸质报告。
三、风险提示
1.警惕征信修复
“征信修复”是骗局,不存在“征信修复”概念,按人民银行规定,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实报送信用信息的义务,无权随便更改、删除信用报告上的无误信息。
2.征信逾期记录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逾期记录对信用评分影响重大。即使是短期的小额逾期,也可能在信用报告中保留5年,对后续的金融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3.频繁征信查询
征信报告“硬查询”(指贷款、信用卡审批时的征信查询行为)会对信用评分产生一定影响,短时间内的多次“硬查询”会被视为“信用追逐”行为,可能会被认为是存在财务困境,增加拒贷风险。
四、珍爱个人信用
1.及时偿还债务
按时足额偿还贷款、信用卡等,避免逾期,是维持良好信用记录的关键。
2.避免频繁申请
申请贷款、信用卡或提额操作会触发征信“硬查询”,频繁查询可能被视为信用风险增加的信号,会对个人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
3.定期查询报告
重点核查身份信息、信贷账户状态及异常查询记录,发现错误需立即联系相关机构更正,确保个人信用记录正确,防止身份盗用。
4.保护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及身份证件,警惕钓鱼链接和公共WiFi环境下的敏感操作,严防个人信息泄露、冒名贷款等风险。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微信服务号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