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是西昌人民的母亲湖,承担着饮用水源供给、气候调节、环境美化等重要责任,居住在此的人们,也对邛海有着深厚的情感,并为保护这片美丽的“母亲湖”,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近十年来,从禁止网箱养鱼到清理周边农家乐,再到持续推进生态修复,邛海的面貌在保护中发生了巨变,如此“美如仙境”的网红景区,令人艳羡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生态保护工作者的默默付出。邛海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截污净水、生态修复等保护工作一直持续开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通过全过程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系统治理,加大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民盟学院一支部一直以来在邛海的生态保护中默默奉献。盟员们分别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对邛海水环境、水生物、水资源、鸟类资源等进行研究,并向相关部门不断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意见。 
盟员董艳珍在邛海湖面开展水生生物资源调查 受西昌市邛海泸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委托,西昌学院从2022年5月起开展邛海水生态系统监测服务。该项目由民盟西昌学院基层委员会一支部盟员董艳珍主持,亓东明、张万明、王志杰、王叶兰等盟员参与监测。此次监测将持续1年,监测期间每月对邛海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监测1次,每个季度对邛海鱼类和底栖动物监测1次,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邛海水生植物监测1次。通过此次监测,可以积累邛海水生态系统长期数据,分析邛海水生态系统周年变动规律,更好服务于邛海水生态环境问题识别、水生态系统变化的预测预警和水生态修复工程,为更好保护邛海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盟员还积极参与宣传,持续推进全民自然教育,增强公众对湿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3月,在四川观察、无线雅安、德阳头条、掌上凉山“四城联动”联合推出了《飞鸟相与还,走近候鸟休憩打卡地》的网络直播。盟员亓东明走进“掌上凉山”直播间,带领广大网友从邛海湖边走进宣教中心,从观鸟屋乘船荡漾碧波万顷的邛海湖面,游览邛海美景,观察水鸟风采,展示凉山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8月,盟员亓东明还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跟着书本去旅行—邛海鸟鸣》专题节目录制,带领学生现场观鸟,展现邛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在节目中,亓东明副教授从神鸟传说、观鸟技巧、鸟类迁徙机制等多个方面,带领“书本旅行团”的小朋友们以一个观鸟者的身份去体验观鸟、感受邛海生态文明建设成绩,以科学的视角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鸟类学普及课程。 
盟员亓东明参加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拍摄 生态文明建设,要久久为功。凉山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维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在下一步工作中,民盟西昌学院基层委员会一支部依托生态保护专业优势,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调研为纽带,以问题为导向,出实招、付行动、建真言、献良策,在推动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贡献民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