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学院新闻

波诺国际教育与彝语言文化学院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7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与波诺国际教育于2017年5月27日下午15:00,在彝语言文化学院一楼会议室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座谈会,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人员有波诺国际教育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龚剑副教授、副董事长蔡瑞华、总经理李开阳、教育总监Vic教授、教育咨询专家Janina教授、海外事务部总经理韩勤勤等人员,西昌学院党政办副主任李秀卿、规划处管理科副科长旺腾副教授、外事处杨梅,彝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何刚教授、办公室主任孙子呷呷教授、教务科科长邓明英副教授、文科教研室主任肖雪副教授参加了本次座谈交流会。 

何刚院长介绍出席本次会议人员

本次会议由彝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何刚教授主持,并向波诺国际教育对我院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

何刚院长主持会议

波诺国际教育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龚剑副教授介绍了波诺国际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发展思路,主要以英语培训、留学合作为具体合作项目,签订合同,进行以小班制、导师制为辅导,确保留学生圆满他们的海外留学梦想,并为留学生提供在世界500强企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好的就业选择机会。目前与成都7中、4中和西昌一中等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项目,望通过此次座谈会,与彝语言文化学院开展更多的合作项目,并表示将会加大力度向我院提供更多优质丰富的境外合作资源和平台。

介绍波诺国际教育基本情况

教育总监Vic教授充分肯定了彝语言文化学院所取得的成就,指出彝族语言文化的重要性,世界上的很多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每天都面临着消失,彝语言为仅存的少数语言语种,具有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彝语与英语在词根与词源上有很多的内在联系性和相似性,因此很多彝族学子具有学英语的天赋性,通过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可以提升彝族文化资源的应用性和科学价值性,让其独特优势的语言传达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学习,才有更好的保护和出路。

教育总监Vic教授发言

海外事务部总经理韩勤勤具体提到了双方可以开展学术和管理人员互访培训项目、双学位联合培养、交换本科生培养等合作项目。并详细介绍了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可实行的国际合作项目模式。教育总监Vic教授发言

海外事务部总经理韩勤勤介绍具体合作的项目

西昌学院规划处管理科副科长旺腾副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次座谈会的意义,符合西昌学院的转型发展路子,充分利用学校间的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以学生的创业创新作品、教师的科研成果为载体,拓展国际合作,积极探索符合西昌学院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西昌学院以“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办学特色,如果再以“国际性”为办学特色,就可以更好的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及竞争力的人才。

规划处管理科副科长旺腾副教授发言

西昌学院党政办副主任李秀卿特别感谢波诺国际教育提供的良好机遇,开展合作,可以引进外方优质资源,以国际化的视角,实现国际与学校优质教育管理、教育资源的整合,推动学校教育、管理的国际化。愿尽快落实后续工作,领出方案,供学校领导参考,做决策,以推动国际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党政办副主任李秀卿发言

外事处杨梅介绍了我校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的领导也特别重视国际合作项目,双方可以联合交换培养本科生和教师为合作目标,来进一步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我校的内涵建设。

外事处杨梅发言

何刚院长教授对波诺国际教育给予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史,以“师范性、地方性、民族性、实用性”见长,为边远民族地区培养了3000余名各类合格的彝汉双语型人才、实施滚动招生法,避免各专业的冲突与竞争,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与中央民族大学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模式,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我院面临的瓶颈和薄弱环节缺少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此次国际教育座谈会,优化合作交流工作,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教育发展,为彝语言文化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开拓新的路径。

何刚院长作总结

全体人员合照留影

彝语言文化学院

2017.5.27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8508

邮箱:yyywh@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传真:0834-395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