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学院新闻

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3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2015年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者们参观长征颂主题雕塑,并合影留念


沙马打各书记耐心细致的为志愿者们讲解红色历史


志愿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红色冕宁纪念馆

    2015年7月12日,在我院党总支书记沙马打各教授亲自带队下,彝语言文化学院“西昌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赴凉山州冕宁县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大学生志愿者首先来到冕宁红军广场及红色冕宁纪念馆参观学习。志愿者们参观了长征颂主题雕塑、红色冕宁纪念馆,一路参观学习,沙马打各书记不时耐心细致的向我院志愿者们介绍并解答疑惑,志愿者们通过观看视频、展品等多种形式,感受红色精神。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参观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岁月、学习红色精神,有助于引领青年大学生更加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志愿者小分队来到冕宁县彝海镇勒帕小学为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


志愿者们与彝海镇勒帕小学的同学们合影留念
    参观完红色精神后,志愿者们一路乘车来到冕宁县彝海镇勒帕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并给孩子们买去了书包、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品。不到一会,孩子们自觉的在操场上集合整齐排列,我院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学习用品,朴实少语的孩子们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基,送学习用品可能显得微小,但我们期望这小小的行动能起到激励孩子的大作用。

志愿者们参观彝海结盟纪念馆,感受红色文化


彝海结盟纪念馆内对彝族首领果基约达的介绍


志愿者小分队在彝海结盟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支教活动结束后,在彝海镇当地领导的陪同下,我院志愿者来到彝海红色景区学习。80年前,刘伯承司令与彝族头人果基约达在这风景如画的彝海边完成了为后人所传颂的“彝海结盟”,彝海结盟,是红军顺利实现北上抗日的前提,在我们党史、军史、民族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观彝海、结盟遗址、结盟纪念馆等方式,让志愿者们再次更好的体验学习和感受红色文化,更加坚定不移的支持与践行民族团结。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使得我们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活动中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使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可以借鉴他们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有所提高。冕宁县是一块爱党拥军的红色热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参观红色文化与支教助学的结合,志愿者们在支持农村文化教育发展的同时,又很好的学习和感受到了红色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彝语言文化学院宣传部(阿库浪金)撰稿
2015年7月13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8508

邮箱:yyywh@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传真:0834-395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