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学院新闻

彝语言文化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师范专业认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培训会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1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彝语言文化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师范专业认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及一流课程建设培训会

  为推进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认证工作和新文科视野下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10月31日-11月1日, 彝语言文化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以及双肩挑老师参加了由广博教育举办的为期两天主题为“师范专业认证实操工作经验分享”、“师范类专业认证佐证材料调研及汇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设计思路”“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如何建设”的培训会。

师范认证工作培训会上,全国知名专家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师范认证评价体系,讲解了师范认证的概念界定、认证意义、取向特点、理念标准以及认证准备,并就认证的关键点和认证标准中各指标间的关系问题做了细致的解读,并重点介绍了认证中38个二级标准的指标内容和具体要求,从“培养什么教师”“怎样培养教师”的角度,结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八项认证标准进行了认真讲解。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培训会上,西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陈敏教授结合大量案例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过程、以及如何结合民族特点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培训,老师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虚拟仿真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美好前景和重要意义,对虚拟仿真有了较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

  会后,孙正华院长讲到,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全面开启我院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究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牢牢把握“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各模块负责人要以师范认证的要求认真思考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建设,并逐步开展论证和研讨工作,同时根据此次培训会中提到的一些重点环节和问题,进一步查漏补缺,整改提高,完善工作,做到全员参与,确保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认证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图:胡波

  文:胡波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8508

邮箱:yyywh@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传真:0834-395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