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学院新闻

《支格阿鲁》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赴云南、贵州调研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3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为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路径,有力推动英雄史诗《支格阿鲁》跨区域、跨民族、跨国界的文本整理与研究工作,2025年2月15日至21日,《支格阿鲁》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一行3人,奔赴云南保山市、腾冲市明光镇麻栎地鼓塘村、贵州省奢哲彝族文化研究院等,针对民间英雄史诗的演述情况开展调研。

  17日上午,课题组在保山学院杨文英教授的引领下,拜访了字培初、吉思凤和衣有吉三位七旬彝族老人。双方围绕史诗与故事、语言与习俗、古歌与禁忌等进行深入交流。

  

  当日下午,杨文英教授和课题组一同拜访了曾泽源、尹加莲夫妇,以及保山市政协原主席胡应舒,并就民族史诗、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文化价值和文化交流互动等主题进行了探讨。曾泽源分享了彝语支民族与其他民族融合后的文化交融现象:如打歌、刺绣、插花等习俗。还讲述了红彝(纳苏颇)乃(纳)苏支系祭祀中的《支格阿鲁》仪式和射日文化。胡应舒阐述了彝语支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文化交流情况、文化传承困境等,并指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对维系和融合各民族情感的重要性。同时,他给课题组赠送了傈僳族史诗《阿考诗经》《傈僳族祭祀经》等其他珍贵资料。

  

  18日上午,课题组抵达腾冲市明光镇麻栎地鼓塘村,采访了嫁到中国的缅甸媳妇余海燕、赵金兰和早永翠,并就各民族史诗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些缅甸媳妇均已在中国生儿育女,成为跨界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纽带。

  

  19日下午,课题组抵达贵州民族大学,受到该校王富慧教授热情接待,王教授向课题组介绍了学校古籍和文物的相关情况。

  

  20日上午,课题组与贵州省奢哲彝族文化研究院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带领课题组一行参观了研究院的博物馆、藏书馆,以及彝族文物古籍藏品专题馆等。该博物馆和专题馆内收藏了川滇黔桂各地的古老典籍、军事器具、生活用品,服饰配饰等。藏书馆内则藏有彝族、侗族、水族、傈僳族等民族的史诗典籍。贵州省奢哲彝族文化研究院还向课题组赠送了从典籍中搜集整理的最新双语版《支格阿鲁》,为彝族英雄史诗的完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路劲和启发。

  ,     

  当日下午,参观了贵州省博物馆,重点参观二号展厅,该厅展示了贵州从秦汉至元代时期的文化发展、多族共荣、多制并存的历史等。其“古都夜郎、历史之谜”为彝族英雄史诗整理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

  此次云南、贵州之行,为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的跨区域、跨民族、跨国界深入整理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图/文  勒格阿呷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8508

邮箱:yyywh@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传真:0834-395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