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0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为帮助疫情影响后的家乡能够尽快决胜脱贫攻坚战,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其中,同时也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疫情期间无法大规模开展实地调研,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于2020年8月开展了“心系家乡,助力复工复产”、“禁毒防艾宣传有我”和“易地搬迁幸福新生活”三项暑期线上社会实践活动。
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凉山社会稳定进步,民族团结,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日,彝语言文化学院盐源县“网”红苹果实践小分队通过线上完成组建。次日,小分队在线上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开展方式及安排。同学们集思广益,都积极参与,分享个人对苹果的认识,整合出了一份合理并符合实情的调查问卷。
8月11日晚上九点,盐源小分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工作,队员们积极投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份问卷。8月15日,领队安国军整理集合调查数据,此次线上浏览量为260余次,共完成问卷调查159份。对苹果的价格、产量、种类、预定情况等作出总结:1、价格不理想;2、销售渠道困难;3、整体产量比往年下降不少。
8月18日,盐源小分队创建了“苹果缘”微信销售群来宣传、出售苹果,帮助果农们解决难出货、难沟通的问题。
布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毒品和艾滋病的重灾区,近年来又面临着新型毒品侵入的严峻挑战。针对布拖县的实际情况,彝语言文化学院在8月5日建立布拖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通过线上采访的形式深入了解布拖县禁毒防艾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网络宣传提高民众防范意识。
8月7日,布拖小分队开展线上公益宣讲活动,针对预防艾滋病和新型毒品危害为人民群众普及知识。通过此次宣讲,让大家详细了解艾滋病及其预防方法,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新型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图片源于网络(昭觉县易地搬迁安置点昭美社区)
昭觉县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三州三区”之一、四川脱贫攻坚战最后的七个贫困县之一,目前四川省最大的贫困户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也为于昭觉县。
本次线上社会实践活动,昭觉小分队采用开展线上会议的活动方案,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疫情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活动期间,小分队以个人为单位,在自己所在地区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对民众进行线上访问,顺利完成线上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问卷调查。本次参与线上问卷的人数共73人,其中70人为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帮扶的贫困户,均是脱贫攻坚的直接受益者,从而最终得到的问卷数据是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和参考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不难看出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生活及生产上的变化十分明显,并表示非常支持,参与问卷调查的群众中对脱贫攻坚工作持满意态度的人数高达90%以上。
“脱贫攻坚的战况和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对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十足的信心,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的路上,为决胜脱贫攻坚献一份力。”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新生力量的关键性和决定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我们是希望的象征,是国家振兴的先锋队,稚嫩的臂膀已扛起复兴重任,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光荣使命,书写青年人奋斗的新篇章。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