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西院学子三下乡|青春筑梦碧水间——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探水暑期社会实践队“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作者:动物科学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七月流火,暑意正浓。为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摸清凉山州冕宁县大桥水库水生生态现状,助力高原水库生态渔业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探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5日至9日深入冕宁县大桥水库开展了为期5天的水生生态调查“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一行5人在指导老师董艳珍的带领下,用专业知识探寻高原水库的生态密码,以青春力量守护这片碧水清波。

  大桥水库作为凉山州重要的水利枢纽,担负着灌溉和供水的重要功能,其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冕宁西昌德昌三县沿线百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发展生态渔业也是保护水库生态、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此次实践活动主要开展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的采样和调查,旨在全面调查大桥水库水生生物现状,特别是鱼类现状,为科学开展大桥水库生态渔业提供数据支撑。

  

  图1:卫星地图定点

  

  图2:现场生境

      在采样现场,队员们分工明确、默契配合。身着救生衣的检测人员小心翼翼地用采水器采集不同水域的水样,记录水温、pH值、溶解氧等基础数据。

  

  图3:鱼类资源调查出发

  

  【图4:水样采集】

  无人机操作手操控设备升空,从空中俯瞰水域分布与周边污染源分布,为后期分析提供立体影像资料。

  

  图5:无人机航拍(1)

  

  图6:无人机航拍(2)

  

  图7:无人机航拍(3)

    “高原的紫外线特别强,一天下来皮肤就晒黑了好几度。” 副队长李鑫棋的日志里记录着实践的艰辛,却也透着收获的喜悦。

  

  图8:底栖动物分样

  5 天的坚守,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通过刺网、地笼等工具,共捕获鱼类17种578尾;捕获虾类1种1945尾。“这次三下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水生环境监测与保护不是实验室里的理论研究,而是要走到山野河流中,了解真实的生态状况。”队长张议在活动结束后感慨道。5天的实践虽然短暂,但团队留下的不仅是一份份厚重翔实的调查报告,更是一步步拓印在山水之间的环保足迹。

  

【图9:鱼类资源调查(鱼类捕获)】

  

【图10:捕获到的裂腹鱼】

  

  【图11:捕获到的红尾副鳅】

  

图12:将数据测量完成后还活着的鱼类放生

  实践落幕,征程未止。团队正带着数据回到实验室,要让每一个样本都 “说话”。正如董艳珍老师所言:“三下乡是行走的课堂,在这里,书本上的知识会变成脚下的力量。愿你们带着这份对生态的执着,让青春在守护绿水青山中绽放。”

  如今,大桥水库的碧水清波依旧流淌,而西昌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探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次“三下乡”实践不仅为当地生态渔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更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坚定了生态信念,深刻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将青春的足迹留在了山间河畔,让绿色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

  

  图13:团队合照

  文:张仪

图:赵云、董艳珍、李鑫棋

一审一校:董艳珍

二审二校:郝桂英

三审三校:孙德刚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0034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dwkx@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