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团活动

读懂中国,致敬五老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6日     作者:动物科学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动物科学学院关工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学习党史、读懂中国”的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党史学习的开展,通过对老党员、老教师等的寻访,进一步加深对“五老精神”的认识,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凝聚强大正能量。,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4月24日上午,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天空中吹拂着清凉的微风,动物科学学院“五老”采访小组一行集体到西昌学院西校区,采访了老党员、退休老教师陶继忠先生。陶老师白发苍苍却依旧精神铄矍,在了解我们此行的目的后,便开始讲述起他这追随中国共产党、献身民族教育的一生。

陶继忠老师接受采访

艰苦求学,报答党恩

  时代的发展总是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在那段祖国建设艰难求索的年代里,陶继忠老师的求学之路可谓艰辛曲折。据陶老师回忆,在他跟随生产队生活的那几年里,经常跟着村里的全劳力一起上雪山砍木料,为生产队修牛槛、备草料,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的环境条件下,陶老师依旧保持乐观上进的积极心态,二十岁便成为了生产队的“五好社员”。

  “依偎在祖国温暖怀抱里,我们的心里永远是春天:万水千山更加美丽富饶,儿女更加坚强幸福美满。”这是陶老师对祖国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条件艰苦,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望却半分不减,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四川外语学院。陶老师说:“在那样的年月里,我没有多想,只想靠积累的学识、能力和诚恳,报答党和社会给予我的关爱和养育。”在他看来,他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因此他要无偿的把毕生所学回报给党、回报给人民。就这样,怀揣着一颗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心,陶老师开启了自己外语研习、创作与翻译的生涯。

陶继忠老人向同学们讲述与共和国共成长的故事

  工作之中,陶老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坚持学习党的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一方面狠抓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一九六九年底,经过州文教系统讲演评比,他被评选为凉山州第一届“学习毛主席积极分子”。此后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和模范。随后,凉山州昭觉县昭觉中学要办成“五七学校”,他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号召,跟随学校组团外出学习,到湖南韶山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回来后陶老师又利用自己的所学,在进修班当教师,继续教书育人,努力为民族地区培养外语人才,很快便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陶老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工作更加勤奋,思想更加进步,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九八三年,陶老师正式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此之后,陶老师时刻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潜心教育。一九八五年,第一个教师节时,他被评为昭觉县优秀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立德树人,为党育才

  不忘育人初心,就是一只粉笔传授知识、两袖清风呕心沥血、三尺讲台无私奉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是陶老师一贯秉持的教育原则,他诲人不倦地为学生教习外语专业文化,始终扎根在教育一线。为凉山民族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培育人才。教学中,陶老师倾囊相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提升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大赛并获奖。三尺讲台几度风霜浸染,始得种满桃李,人才遍天下。陶老师教授的学生中,有的成为教学骨干、中学校长,有的考取了博士,有的成为了大学教授。

满腹经纶,星汉灿烂

  即便八十高龄,陶老师依然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陶老师曾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汉语、英语、世界语、美术和词曲等文艺作品近500篇次,出版的作品如长篇小说《相思令》、儿童长篇小说《小太阳·老太阳》、彝族童诗集《彝家小歌手》和英汉双语诗集《山水吟长歌》等达23部。陶老师曾先后获得中国乡土文学奖、2012年最佳散文创作奖、2014中国小说学会“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上海市教委、作协、华师大举办的2016“世说·心语”第八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三等奖等。2020年7月,陶老师被评为“优秀党员”,受到西昌学院党委表彰。

2016年10月12日,陶继忠老师(右2)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作协和华东师大举办的第8届“世说·心语”华文原创小说颁奖典礼上。

谆谆教诲,殷切期望

  陶老师非常关心下一代人的成长,他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好好学习,扎实苦干,成为国之栋梁。这或许是每一位老党员、老革命对下一代人的共同期望。陶老师说到,现在的青年生活在一个最强盛、最美满的国家里,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更应该紧紧跟随党的步伐,潜下心来搞好学习,把基础的知识抓得牢牢实实的。他建议青年学子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将党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要肯吃苦、敢作为,要勤于思考,善于创新,要用自己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回报党和国家的培育恩情。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陶继忠,一名对党忠诚,永怀赤子之心的老党员,一位投身教育事业,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人民教师,一位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精神食粮的退休老人,他就是一个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的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像陶继忠老师那样的前辈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见贤思齐,有理想、有担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使我们的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0034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dwkx@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