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团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作者:动物科学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动科学院师生代表赴遵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前言:遵义会议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遵义会议是以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顾全大局,民主团结,敢于斗争,走向胜利为基本内涵。它留给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基本内涵更是我们新时代青年需要努力学习并指导实践的宝贵财富。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遵义会议精神都是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

  7月18日,我们继续深入了解红军长征历史,追寻红军长征足迹,感悟长征精神。“西院动科遵义行”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5人来到了红军山烈士陵园,对革命先烈们进行缅怀。

  怀着崇高的敬意踏上了陵园的十级台阶,每一级台阶都有28阶,这28阶阶梯代表着1921——1949年以来,我们中国共产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由弱小不断走向强大。

  (红军山烈士陵园的十级台阶)

  (全体成员在红军山烈士陵园阶梯上合影留念)

  1935年2月24号至28号,红军在敌情非常严峻的情况下,5天之内连下桐梓、娄山关和遵义,俘敌三千人,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在这次战役胜利的背后,那些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千千万万感天动地的牺牲,那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正是他们用赤子之心和钢铁之身,构筑我们的精神殿堂,照亮了民族精神的浩瀚星空。

  在陵园的顶端平台上,有一座气势雄伟磅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由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阴刻贴金。整个碑高30米,下宽6米见方,顶部宽2米见方。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标志表层是氮化钛合金片呈鱼鳞状结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圆环外壁镶着28颗闪光的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8年的艰辛历程,新中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它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换来的,这是中国永远忘不了的历史,中国革命精神永放光明。圆环内壁是4组汉白玉石浮雕,内容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使外环的星光装饰和圆环内的汉白玉画像结合成一体。大圆环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头像用花岗石雕凿而成,东南侧为老红军形象,西南侧是青年红军形象,东北侧是赤卫队员形象,西北侧是女红军形象,寓意红军威震四方。整个纪念碑以环形和伸向天空的造型构成,反映红军崇高理想情操,雄伟磅礴的气派,威震环宇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面对纪念碑我们真挚地宣誓,我们将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弘扬他们的事迹,继续带着他们的愿望为祖国奉献自我。凝望百年守初心,逐梦前行担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革命永担在肩。

  (红军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北面的小山坡上,是“邓萍烈士之墓”。邓萍烈士的遗骸,是1957年夏天在中央军委和彭德怀同志的亲自关怀下,经党政及各界人士的努力,最后找到的。1959年“邓平烈士之墓”修建完成。墓地在陵园平台正中位置,由正墓室、左右侧室及其延伸段和花圈组成。墓身均用红砂石料扣砌,宽32.55米,正墓室高于侧室,呈“凸”字形,墓顶正中竖着一个红色五角星。1979年10月,张爱萍为邓萍撰写了墓志铭。邓萍先烈曾参加领导著名的平江起义,后又参加五次“反围剿”和长沙战役、赣州战役,以及惨烈的广昌保卫战、湘江之战。他为了尽快攻克遵义老城,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但是在侦察时不幸被子弹击中头部。长征的胜利正是由于他们坚定信念并身先士卒地加入战斗,在每一次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无畏。他们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需要铭记,更需要传承,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同时,在这个属于我们的时代创造出一番成就,交出一份让先烈们满意的答卷。

  在遵义,至今还流传着关于“红菩萨”的故事,这位“红菩萨”在当地显圣、保佑人们平安、消灾除病的传说遐迩盛传。其实“红菩萨”是红军的一位军医——龙思泉同志。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遵义后,他到当地农村为群众治病,而部队执行紧急任务离开了遵义。在外为群众治病的他未能跟上部队,后惨遭伪保长杀害。当地老百姓们怀着悲愤的心情,就地安葬了这位“神医”。红军走后,群众又陷入生病无钱医治的苦海,对龙思泉同志更加怀念。是他根据祖传秘方为在当时无法治愈的风寒患者配置出中草药,并且治好了当地病患老乡的风寒,人们称其为“活菩萨”。红军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故事就能说明一切——红军战士为百姓甘心付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百姓谋福利,这样的中国工农红军能不受到群众的爱戴吗?

  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面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那磅礴的气势和革命者无畏的精神。四组汉白玉石浮雕生动地体现红军“强渡乌江”的战斗激烈以及人民红军的形象;“遵义人民欢迎红军”时当地百姓们对于红军的热烈;“娄山关大捷”中红军的英勇无畏;“四渡赤水”中红军的敢于斗争。看到这些浮雕我们肃然起敬,脑海中又浮现遵义会议精神。“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我们都知道红军先烈们并没有离我们而去,这一群可爱的人化作天上闪烁活力的星星,在我们心中闪耀并时刻激励着我们。

  (红军烈士纪念碑内部浮雕)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我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面献上我们最真挚的敬意,一起鞠躬敬礼。

  (学子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鞠躬敬礼)

  参观了红军烈士陵园后,同学们在“力挽狂澜”雕塑前一起颂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此表达对先烈们的敬仰。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哪里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最后时刻我们面对着先烈们,心中热血澎湃,大家都心有所感,我们一起庄严的说出:请党放心,请人民放心,强国有我。

  (在“力挽狂澜”雕塑前学子们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我们必须将之继承、发扬光大。

  红军烈士,永垂不朽!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那是前辈们用千千万万条生命换来的。作为时代青年,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踏踏实实地走好新的长征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0034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dwkx@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