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1日 作者:动物科学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数学复习难度大,课本知识点多,如何掌握?我们为你找到5个好办法,帮你提高复习速度,把课本变薄,把知识点变熟,一起学习:
一、注重基础、找出联系、强化细节
要做到对知识点清晰分层,实际上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考研数学历来以考试内容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所以建议考生应当深刻理解考试大纲、深刻了解自己的基础情况。且不能仅想通过一些“解题技巧”成功,要清楚任何知识的积累都是长期努力的结果,都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来努力的,切勿投机。
有些同学在考场上,不知道怎样下手,这是因为考生对数学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建议考生在数学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要复习所有的公式、定理、定义,多做一些基础题来帮助巩固基本知识,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也要学会找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例如:线性代数的内容不多,但基本概念和性质较多,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多;向量的线性表示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向量的线性相关(无关)与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仅有零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大家做线性代数的两个大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梳理知识结构
梳理知识结构有助于考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进而把书变薄。以高数第一章为例,第一章内容为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包括定义、运算、性质和分类;极限包括定义、性质和计算;连续包括连续、间断点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每一部分内容还可以展开。
三、做题而非看题
有考生习惯于看题(题目和解析),可能是觉得自己基础薄弱,多看看,把基础打牢后再动手做题;也可能是懒,觉得做题费劲,而看题舒服些。
不能说看题没有收获,见多识广后总对思路有些启发。但相对于做题来说,看题的效果要小很多。从主动性上看,看还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自己的思路被写解析的人的思路牵引;而做题则是主动思考的过程。从经验上看,相信考生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道题不会做,看解析会了,合上书,自己做还是感觉磕磕绊绊。所以,好记性永远不如烂笔头。
四、重视真题、善于归纳
考研复习过程中,做历年真题是必经阶段,不光要做,还要做到熟练。真题中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所考查知识点都应熟练掌握。做真题不仅可以了解命题特点,也可检测出自己的薄弱点,针对性复习,以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做真题可分两步,第一步一套套地做,这样一是可以检验复习水平,发现不足的地方,另外为合理安排考场上答题时间积累经验。第二步,按照章节进行做,在第一步基础上,有些题目有可能会做错,接下来,在各个章节中和专题中做,把最近十年的考试题好好研究, 弄清楚常考的是哪些情况,有可能怎么变化。另外,要求考生通过对考研的试题类型、 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有意识地重点解决问题对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很大帮助。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目,要特别注重解题思路的培养,尽管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基本相同,题型相对固定。
五、舍得的智慧
有考生抱着“全面复习”的理念,坚持把每个考点、每道课后习题都搞定。精神可嘉,但并不可行:有一些考点偏理论,且相对独立(如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想在基础阶段理解得很透彻有一定难度,与其花大量时间与其较劲,不如把精力用在其它重要考点上,把这部分内容往后放,甚至到强化阶段再看也不迟;有一些偏概念、偏证明的题,思考再三也搞不定,不妨先标出来,暂且搁置,把主要精力用在偏计算的题目上,之后再杀个回马枪!
面面俱到容易陷入到细节而不能自拔,舍掉细枝末节方能得到关键环节。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