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处
              

促进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若干思考


来源: 时间:2020年07月03日 点击率:  字体:增大 减小打印 】【 关闭

  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从教育自身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国正在从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人民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要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发展程度存在“贫富差距”和“东西差距”,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

  与此同时,我们要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跳出教育看教育,深刻把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主动作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更高水平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贯穿每个人全面发展一生的重要活动,在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使命艰巨。高等教育领域需要通过设立定向招生制度,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出得来”“回得去”“留得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对强调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的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并提高竞争力。高校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和输出高水平成果,推进以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

  1.高等教育发展要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相比,高校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就本科教学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群的建设进展缓慢,教师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课程资源不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需要,思政教育有效性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回归立德树人的本心,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等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通过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2.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专业设置调整是本科教学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要适应新需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新兴专业布局和传统专业升级。

  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我们要立足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精准扶贫等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发展的新需求,以产教融合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此外,高考招生录取改革将使行业性高校冷门和弱势专业面临生存危机。“专业+学校”的录取新模式,势必倒逼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促使高校合理确定选考科目,建设灵活、科学、合理的转专业制度。

  3.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

  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不断冲击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为此,需要大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采取课程资源分类建设模式,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健全完善包括教学方式、质量评价与考核、学分认定等在内的管理规范,激励教师参与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不同学科大类,建设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网站2020年5月6日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5/t20200506_32350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蜀ICP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