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处
              

应用型本科,如何走好特色之路


来源: 时间:2018年07月03日 点击率:  字体:增大 减小打印 】【 关闭

  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战略突破口。这是事关发展理念、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但在目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与困难,如高校转型发展系统性不够、高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不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等。要破解这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就需要走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统筹做好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的文章,坚定实施固基础、明特色、强应用、重协同的发展战略。

  固基础,坚持立足区域、立足教育、立足科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办学发展基础,要固基础,就要发挥学科优势,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在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职称评审、岗位定级政策上,充分考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通过学科带动专业建设发展,坚持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引领,在重点做大做强工科的同时,统筹推进做强工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协同共进,切实提高办学整体实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明特色,打造人才培养、研发服务、产教融合的高地。打造应用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高地,紧跟产业发展方向,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程,构建“实训—研发—创新创业”一体化的新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打造“立地式”研发服务的高地,切实解决生产一线急需的关键技术难题和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产教融合的高地,做好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合作,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

  强应用,打出“产教对接、产教合作、产教引领”的组合拳。产教对接,即专业建设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区域有什么样的支柱产业,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促进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同步;产教合作,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服务;产教引领,即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校学科建设方向,帮助解决产业升级的核心问题。

  重协同,构建培养层次、培养过程、学科建设、“双创”教育、资源整合的一体化体系。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中,要综合分析学校基础、学科特色与优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内外因素,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层次方面,要在办好本科教育基础上积极申报硕士学位点,同时保留部分专科专业,构建“专科—本科—研究生”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向研发端和培训端延伸,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的能力。

  (摘自教育之弦)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行政楼

邮编:615000

联系电话:0834-2580306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fgc@xcc.edu.cn

蜀ICP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