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化办学是地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潍坊科技学院是寿光市兴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特别是升本以来,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确立了“内涵发展,特色提升”治校方略,深入推进产教、科教融合,促进校企共建共赢、校地共生共享,初步培育了设施农业、海洋化工、智能制造三大学科专业特色,形成了“园校一体”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不断深化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推广、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坚持内涵发展 积极培育学科专业特色 立足蔬菜之乡,打造设施农业特色。学校扎根蔬菜之乡,建立了从良种研发推广到智慧农业服务的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了覆盖设施农业全产业链的专业服务体系,打造以园艺、农林经济管理为中心的设施农业特色。 扎根海盐之都,培育海洋化工特色。寿光是世界海盐的发祥地,是盐圣夙沙氏的故乡,煮海为盐的历史悠久,卤水化工、生物制药等化工产业发达,学校着力培育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为中心的海洋化工特色。依托研究院成立潍科环境检测中心公司,被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对接先进制造业,打造智能制造特色。面向山东高端制造“十强产业”,学校整合10余个相关专业,打造以机器人工程为中心的智能制造特色专业群。围绕智能制造产业,与华为、东软、百度、深圳汇邦机器人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建华为信息技术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通过学员同招、专业共建、人才共培、师资共训,实现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三个融合”。与省中小企业部门、省电教馆共建省创业创新学院、省众创教育研究院。 深化教学改革 探索创新特色育人模式 推进“园校一体”,产教融合育人。按照“专业办企业,产业建园区”思路,在寿光市大力支持下,潍坊科技学院投资8.9亿元在校园内建设了寿光市软件园,是学院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深入推进“园校一体,四园共建”,即软件信息园、电子商务园、文化创意园、大学生创业园。 弘扬“农圣文化”,深化通识教育特色。寿光是《齐民要术》作者、农圣贾思勰故里。学校将立德树人与传承创新农圣文化有机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和通识教育体系。牵头成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农学思想与《齐民要术》研究会、农圣文化研究中心。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将“心怀家国、勇于担当、敬业创新、实事求是”的农圣文化精神融入文化育人体系,开发农圣文化、国学系列教材,纳入通识教育课程。 展望“十四五”,学校将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学科特色提升、育人模式创新,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加快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