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管人悟道--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7日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2021年7月16日,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团队带领“推普及农,助力振兴”社会实践队以及“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开展了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陆铭宁教授、副书记汪腾教授及部分教师、实践队全体学生成员参加了活动.
出发前,领导老师对同学们介绍了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活动安全教育.作为西院的学子,全体同学在泸定县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纪律、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习惯,做到礼貌亲切.安全方面,每个同学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如发生突发情况,应当尽快与领导老师取得联系.随后,团队一行人来到西昌学院校门口举行出征仪式.
经管院老师与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校门口合影留念
2021年7月16日,在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师生到达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稍作休息,团队便开始了社会实践活动.“推普及农,助力振兴”社会实践队首先进行了普通话宣讲推广活动,小队成员向泸定县村民们发放了普通话推广宣传单,通过详细的介绍,让村民们了解到了学习普通话及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随后,进行问卷调查.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村民掌握普通话的真实情况,并帮助村民通过学习普通话来更好的与外界沟通,发展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最后,开展了现场教学.团队成员们通过跟读教学的方式,让村民们更加直观深切体验到了普通话的魅力.
“推普及农,助力振兴”社会实践队成员向村民们介绍普通话
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认真仔细、耐心友好、文明礼貌,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经过问卷调查分析显示,问卷调查中有80.56%的村民职业为农民,有68.19%的村民表示自己的工作与普通话有较大联系,村民中能听懂当地汉语方言、说的也较好的占57.6%,很少说普通话的村民占38.56%,村民学习或说普通话是因工作需要的占35.16%,87.19%的村民认为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民族语言一样重要,58.66%的受访村民认为推普脱贫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活中也方便交流.由此可见,普通话推广活动对村民们的影响巨大.“要想富,先修路,这里的路不只是我们脚下的路,更是语言互通这条路”.推普助力振兴是个巨大的工程.若要达到全面推普,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陆铭宁教授指导同学们给村民们做推普问卷调查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保障人们有效地沟通和充分地交流.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推广普通话是教育振兴的重要方式.通过两天的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我院青年社会实践团队圆满完成了本次2021年“推普巩固脱贫攻坚,文明引领乡村振兴”活动.社会实践团队总结发现泸定县村民普通话掌握程度较好,但推普工作仍需要坚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同学们要把青春的汗水留在奋斗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回报社会.在实践中磨砺本领,吃苦耐劳,努力奋进,为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尽一份力.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