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6日 作者:农业科学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2019年5月14日中午,我院在一教1202教室于双选会之际成功召开2019年用人单位座谈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人有党总支书记江文世教授、涂勇老师,以及各用人单位的代表。
江书记首先介绍了农业科学学院专业、教师队伍以及科研队伍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提出农学院是一个以农学为主,工学、管理为辅的综合性二级学院,实验实习实训体系的建设以现代农业发展及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整体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实验实训为重点,注重实践体系建设的系统化、项目化和平台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应用型实践教学建设体系,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实践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良好,企业急需要又用得上的人才。农学院坚持积极为地方服务的理念,及时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专业人才需要等实际,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农学院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与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依托攀西地区自然优势,积极开展马铃薯、烟草、蚕豆、荞麦、大麦、等大田作物和石榴、苹果、甜樱桃、核桃、洋葱等果蔬作物栽培、育种、病虫防治及贮藏、加工研究;开展了攀西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城市公共园林、风景名胜区等现代化园林规划及园林工程施工研究等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接下来江书记根据四川大学2018年所召开的全国新时代高等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为大家讲解了高等教育面临形势及改革动态。一是课程施政的观点即教师应当在任何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回归”,加强新农科建设,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改造涉农专业,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课程建设等。
江书记在会议也提出了关于新农科建设的想法,希望邀请企业的专家参与,修改完善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实习模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融合,与就业相结合,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综合的全面提升,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农学院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建设,逐步建设”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与合作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对于一些发展稳定且具有积极合作意见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合作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完善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实践标准,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我们应坚持创新驱动,在走应用型发展之路的办学定位及“本科学历+职业技术素养”的人才培养背景下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接着江书记强调教育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系,作为社会实体的用人单位,有责任协助高校做好教育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江书记认为首先需要通过广泛调研、走访,掌握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产业发展形势,深入了解社会发展对新型农业应用人才的需求特征,其次需要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参与制定新农科背景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入的“1+x”的人才培养方案。
最后多个企业代表为人才需求及教学教育改革等方面提出良好的意见及建议。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