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0日 作者:文化传媒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9月13日下午,西昌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凉山日报社正式挂牌。凉山日报社总编刘昌烈、副总编何万敏及报社相关人员;文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仕霞、副院长吴建萍以及广电教研室和汉语教研室的老师们参加了挂牌仪式。
凉山日报社副总编何万敏带领我院老师参观了凉山日报社的印刷厂、要闻部、新媒体部等。凉山日报社创刊60年来,硕果累累。在纸媒式微的大趋势下,凉山日报逆势上扬,在2012年至2016年间,新闻采编人员共获国家、省级新闻奖380项;2017年以其出色的“直播+平台”,荣获“2017全国城市网络媒体最具价值十强品牌”的称号;在今年,订阅量首次突破了5万份。
此前,凉山日报社和文化传媒学院已有多年合作,此次挂牌,标志着两家的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座谈会上,吴建萍副院长介绍了文化传媒学院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基本情况。文传学院的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院是凉山州最大的传媒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为凉山州传媒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传学院与凉山日报社的合作有利于学生们直接地感受传媒行业的发展状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基地实践,可以得到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评论、广告策划创意、新闻调查以及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的制作流程等方面得到锻炼。
副总编何万敏简要介绍了报社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在纸媒进入寒冬的背景下,凉山日报建立了全媒体宣传平台,以纸媒为核心、新媒体为重要支撑,坚持“权威、主流、引领、融合”的全媒体精神,积极创新,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机。
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就合作的方式和机制交换了看法。
凉山日报社总编刘昌烈在总结中强调,希望双方精诚合作,建设双基地,即文化传媒学院把凉山日报社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凉山日报社把文化传媒学院作为理论研究、文化提升的学习基地。双方互为基地,实现互利共赢,期待以后能探索出更好、更适合的机制来进行运行。
座谈上金书记也表达了对双方合作的热切期望,描绘出合作的美好蓝图。
编辑人:王懿霜
图片摄影人:何洺杰、王懿霜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