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管是网络还是生活、工作中,总会发现一些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原来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患者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都是因为季节性情绪失调而造成的。 季节性情绪失调是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情感障碍或情绪失调,多在秋冬季出现,隆冬时节表现尤为突出,所以也被称为“冬季忧郁症”,多见于常年在室内学习和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冬季忧郁症患者一般先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等症状,继而情绪低落、忧伤,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有的患者神情呆滞、慵懒少动,严重者会悲观厌世。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认识这种情绪的变化呢?又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呢? 首先,大家要对因季节性情绪失调出现的严重心理波动有个清醒的认识。这时候的情绪变化与冬季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不用太过于紧张自己的问题,越是担心,症状会越重。 第二,一定要解决几个误区。确实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在这个季节最好不要私自停药;千万不要觉得看心理医生,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要隐瞒自己的问题,这时候的你最需要的就是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这个季节一定要抓住机会活动,尤其是有阳光的地方。阳光的照耀可以有效的减轻抑郁情绪,足够的光线,对改善情绪也有好处。通过运动,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使情绪开朗、精神愉快。 第四,学会寻求帮助。如果觉得自己的问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那就去寻求帮助。如寻求学校心理中心老师的帮助、寻求身边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的帮助、也可以寻求专业机构心理医生的帮助。 第五,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来分散注意力。如看书报、听音乐、爬山、找朋友聊天谈心或者练瑜伽、跳跳舞等等。 第六,注意身体营养平衡调整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以及鸡肉等白色肉类。在情绪低落时不妨饮点绿茶、咖啡,吃些香蕉、巧克力等,有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情的作用。 第七,对于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不妨在这个时候把节奏放慢一点。不要总是生活在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中,也不要总是那么最求完美,任何事情适当就好。 “季节性情绪失常”是我们多数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经常会经历到的困扰。试着接纳它的存在,正确的去认识它,积极寻求应对办法,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转载自福建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号,有删改;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