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被固有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生活经历促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思维习惯。 悲观的人相信不好的事情所带来的不好结果会持续很久,他们坚定地认为这些不好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自己的错,或者是命运的不公,会毁掉他的一切,他因此而自暴自弃,抑郁而终。  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可能是环境、运气,或是人本身的因素,他不会轻易被失败击倒,他会把失败看成是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战胜它。 两种思维习惯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思维习惯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功关系重大。  乐观是可以学习的,你相信吗?悲观就如乌龟背上沉重无比的大壳,表面上它是危险的防护罩,能让人有效地摆脱困难、烦恼的攻击,但这乌龟壳实际上是一种逃避,非但不能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还会让自己错过了不少外面美丽的风景。人一旦背上了这个大壳就会永远受它的压迫,更糟的是这会让人丧失了信心,看不到光明的未来。乐观,通过学习一种新的认知方式,逐步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达到改变遇事悲观的习惯,从而改善自己生活品质。 如何让乐观成为习惯?要直面坏事情,学会负责。当坏事情发生时,我们可能会怪罪自己,也可能怪罪其他人或是环境。“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们必须负起责任,尽快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尽力完善自己。这种学会负责的态度是养成乐观习惯的先决条件,是改变自己的推动力。  总之,乐观不是对自己盲目快乐,盲目快乐只会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心情良好,不能帮助自己达到成功的目标;乐观不是在事情不顺利时责怪他人,躲避问题的责任,这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乐观不是否认或避免悲伤及气愤,适当的负性情绪反应也是丰富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它们也是鼓励我们了解或改变不好事情的健康反应。关键在于正确的面对并找出自己和客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使自己度过难关达到成功的彼岸。 (转载自福建中医药大学,有删改,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