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资助模式 “资助为辅+培养为主”
一、
项目背景:凉山州教育基金会与四位爱心人士(冈秀雅、宋彦楼、余天一、周嘉琪)共同建立以资助学生完成学业为纽带,以培养学生成才为主”的新型资助模式,使凉山籍本科贫困大学生实现“合格-优秀-卓越-成功-回馈”。
二、
资助选拔对象:凉山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有发展潜质的2017年入读西昌学院的30位本科生。
三、资助+培养资助模式
1、资助大学期间每年生活费6万元,资助培养费用每年11万元。
2、资助培养方向:学术类、社会工作类、创投类、艺术类、实用专业技术类,每个类别5-7名。
3、资助学生设计培养方向专项活动经费。
4、资助学生设计公益活动项目经费。
5、“一对一”师生培养模式。
6、提供实习、实践、工作机会。
7、“被助←→予助”循环体系。
四、评审考核
1、定期反馈学业成绩、在校生活、家庭生计发展、个人职业规划、资助培养资金使用等情况。
2、每学期设计4次公益项目活动,作为继续资助培养的重要依据。
3、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为学业成绩(权重30%)、操行表现(权重10%)、公益活动(权重20%)和培养方向成就(40%),考核不合格者将停止资助。
五、提交材料
1、申请表。
2、不少于1000字的申请书(学生和家庭基本情况、申请资助原因、自评、未来规划等),必须手写。
3、辅导员或教师推荐信,不少于400字。
4、获奖证书复印件。
5、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6、家庭成员户口簿复印件。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到西昌学院领取申请表进行对口申报,上述6个材料准备好后以二级学院为单位递交学校,面试(时间待定)通过后,方可确定受助名单。(地址: 西昌学院北校区学生工作部二楼学生资助中心 电话:0834-2580013 联系人:胡老师,交材料截止时间:2017年11月17日)
大学生资助申请表 |
姓名 |
|
性别 |
|
身份证号码 |
|
|
就读学校 |
|
民族 |
|
系别、专业 |
|
政治面貌 |
|
本人联系电话 |
|
特长 |
|
班级职务 |
|
辅导员姓名 |
|
联系电话 |
|
现居住地址 |
|
申报培养方向 |
学术类□ 社会工作类□ 创投类□ 实用技术类 □ 艺术类□ |
家庭成员 |
姓名 |
关系 |
职业 |
年龄 |
月收入 |
健康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获奖情况 |
|
个人大学期间规划 |
|
个人职业规划 |
|
家庭情况 |
家庭多名子女同时上学 |
□是;□否 |
近几年家庭主要成员患过重大疾病 |
□是;□否 |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低保户 |
□是;□否 |
孤儿、单亲、残疾 |
□是;□否 |
其他情况说明 |
|
学习情况 |
□优;□良;□中;□差(在对应栏打“√”) |
在校表现 |
□优;□良;□中;□差(在对应栏打“√”) |
学生所在班级辅导员意见: |
签字: |
村组贫困或户籍所在地民政局鉴定 |
盖章: |
学校意见 |
盖章: |
备注:以上填写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如经核实真实情况与填写信息不相符,后果自行承担。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