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院系新闻

西昌之星,星光灿烂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1日     作者:艺术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在由中共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西昌市委宣传部、西昌市文广新体旅局承办,西昌市文化馆协办的“西昌之星”主题歌曲、雕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中,我院老师潜心创作,积极参加,投稿六件作品,并且有两件作品入围前十。

在2018年12月5日,我院青年教师李海川创作的《追逐星月》从24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西昌之星”雕塑设计大赛前十名。

2018年12月19日,我院青年教师巩斯茂创作的《月影星光·恋西昌》在众多歌曲中脱颖而出,入围西昌之星主题歌曲赛前十名。

作品《追逐星月》,这件雕塑作品采用半写实半抽象的设计理念,去再现西昌的风土人情以及城市发展。通过“嫦娥奔月”这种追逐日月光辉、星光熠熠之感,再现西昌朝气蓬勃的风貌,结合城市、海、人物、云、星、浪、彝族文化特色等元素体现出西昌迈向新时代、新发展的豪迈气概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取名《追逐星月》,寓意西昌的腾飞与美好未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雕塑巧妙利用诗词意境,使用水浪元素,与月亮一动一静,展现城市发展的缩影,凸显邛海之上月亮之下潮起潮涨的西昌风云变化。“云”飞扬,通过线性设计让云在空间中错落有致,有时空转换之意,在月亮内部填充西昌之星的代码字母与行星的编码镂空效果。

李海川老师,四川省巴中市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雕塑理论与创作专业,现为西昌学院艺术学院美术老师。李海川老师,从学生时代就开始雕塑创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收藏,研究生期间多次参加导师的大型雕塑制作。他说,来西昌生活两年了,对西昌也有一定的了解。邛海的水、泸山的风、月城的月,还有西昌独有的彝文化感染到我,而雕塑是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市民价值取向的具象表征,是最好的载体,带着这份感受创作出了参展作品。

 

2016 《行走的力量》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收藏

2017年《直到世界尽头二》参加四川青年美展,获优秀奖;2018年,《直到世界尽头二》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入选。

作品《月影星光·恋西昌》,由巩斯茂老师作词作曲。作品以西昌之星为契机,于2018年10中下旬创作完成,歌曲曲调用极其简练干净的音乐语汇描写西昌的秀美山川与人文情怀。如歌中所述,情在西昌柔情的水乡,梦在西昌蔚蓝的天空上,心在西昌肥沃的土壤,爱在西昌,鸟语花香........这是来自心灵深处对西昌的大爱情怀,就像是倒影在邛海中的月影,山岗之上夜空中的繁星,无不叫人回味留恋。更有彝乡的美酒古朴的村寨无不叫人沉醉其中。作品结构主要为二段体,降E调,创作手法上主要用扩大与模进作品层次感较强,情感细腻,层层递进,即有大气磅礴气度,又有深邃厚重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巩斯茂老师,甘肃省天水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作曲理论专业,西昌学院艺术学院音乐教师,专业方向作曲理论、指挥近年来,巩斯茂老师先后创作了歌曲《最美的故乡》,混声合唱《名店街的夜》、《牛三斤》、《妮莎慈霍》、《梦中的额吉》、《不要怕》,合唱《阿杰咯》。作品《阿杰咯》获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专业组三等奖,《牛三斤》、《妮莎慈霍》获四川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专业组二等奖。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1701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ys@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