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系新闻

胡金朝副校长主持召开邛海湿地保护四川省长期研究基地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30日     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胡金朝副校长主持召开

邛海湿地保护四川省长期研究基地学术交流会

2021年9月29日下午15:00,“邛海湿地保护四川省长期研究基地学术交流会”在西昌学院北校区信息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会议由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胡金朝教授主持。参会人员有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兴起教授及团队人员,西昌市林草局副局长周俊,邛海湿地保护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杨军,西昌市环境监测站站长肖克彦,西昌市水利局秦燕,西昌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张文友副教授,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李海涛教授,资环学院杨红教授,以及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农业科学学院多名博士参会。

首先,胡金朝介绍了学院概况和办学规模,指出西昌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是一所由省、部、委共建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共有17个二级学院,涵盖了农学、工学、理学和建筑学等九个学科。学校扎根凉山地区,密切结合地方特色,为凉山地区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近期引进了大量博士人才,致力于提升办学层次。他认为人才跟邛海的珍稀鸟类一样,聚集于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并指出邛海是西昌的母亲湖,水质优良,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保护邛海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随后,刘兴起在会上进行了“7000年以来邛海流域气候环境演化的初步研究”专题报告。通过采集沉积物的方式,利用孢粉研究,揭示了7000年来邛海的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并利用DNA检测手段揭示了2400-800年期间农业和渔业发展概况。刘教授团队通过已取得数据和结果,初步认为:自7000年以来,受太阳辐射的驱动西南季风逐步减弱,邛海地区的水热条件逐步变差;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水稻、葡萄以及鲤鱼所占比例逐步升高,说明渔业和农业逐步发达;1000年以来,则木河断裂带活动加强,造成地震和泥石流频发,推测邛海的非正常岩层或与地震、泥石流有关。

报告结束后,大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针对下一步将要开展的研究内容也进行了深入讨论。胡院长指出此项研究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也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否结合林草、环境以及人文历史揭示邛海的由来,并且能否预测邛海的变迁。在研究中或许还需进一步扩大研究区域,将此先进研究方法用于其他水体。

最后胡金朝认为此次座谈会对后续研究有很大启发,希望今后可以和刘教授团队更加紧密联合,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通过领域交叉,思维发散,作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邛海湿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2972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zyyhj@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