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院系新闻

一名环境工程青年的笃行之路——资源与环境学院2018级优秀校友彭聪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立足西部、面向实践,资源与环境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作风朴实的学子。2018级校友彭聪在学习与科研训练中完成了阶段性积累,呈现出稳健向上的成长态势。

  夯实根基:在西院启航逐梦

  2018—2022年本科阶段,彭聪在我院系统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积极参与专业实训与教师科研项目。在王雪梅副教授和姜英博士的指导下,他多次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并获西昌学院特等奖学金。学院“立足凉山、服务西部”的办学定位,使其较早明确“以所学反哺家园、以科研服务社会”的方向,学术兴趣逐步聚焦于水污染治理。

  

  图1 彭聪本科阶段获得学科竞赛奖励

  志不改初心:在科研一线磨砺

  本科毕业后,彭聪进入成都大学攻读硕士,延续在西昌学院形成的专业基础与踏实作风。在成都大学曾丽副教授、杨振东副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围绕环境微生物与污染治理持续开展研究,已发表2篇SCI论文。2024—2025年,他加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文均教授团队(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团队),在刘永红副研究员与埃及青年科学家Osama Mohamad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展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并参与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实地走访沙漠、盐湖、冰川等生境。这些经历体现了其科研潜质与实干精神,也阐释了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胸怀祖国,立足凉山、面向四川、辐射西南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图2 彭聪随 Osama Mohamad 副研究员接受央视采访(右一)

  校友心声:感谢培养与支持

  彭聪始终心怀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他表示:"在西昌学院的学习时光是我成长的重要基石。学院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让我受益匪浅。感谢资源与环境学院为我提供的学习平台和实践机会,这些经历让我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尤其感谢老师们在我本科科研起步阶段的悉心指导,帮助我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

  彭聪的成长,集中体现了我院“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资源与环境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培养更多敢担当、能吃苦、会实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撰稿/彭聪、陈韵竹

  审稿/王雪梅

  核稿/张万明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2972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zyyhj@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