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1日 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2025年盛夏暑期,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的3支实践队伍分别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盐源县以及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方山村开展了返家乡实践活动。禾下护梦队扎根乡土开展实践筑梦,以实际举措守护生态、共建美丽乡村,青禾光盘实践队走村入户传递节约理念……青春身影穿梭在田埂院落间,用实干担当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在乡土大地上书写着成长与奉献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生动实践背后的脉络。
1.禾火筑乡志愿行 生态保护筑美村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5年7月6日,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禾伙筑乡志愿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洛哈镇额尼村等地,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共筑和美乡村”宣讲活动。团队结合专业优势,通过知识宣讲、实地考查、实地行动、互动交流等方式,与当地人共商乡村振兴方案,以实际行动推动共建生态宜居、共同富裕、幸福和美的家园。
志愿队队员带领当地青年开展了街道与河道垃圾清理工作,用双手净化乡村空间,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且为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队员们带领当地青年绘画垃圾分类箱,并系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大家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此次返家乡活动,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以行动美化了家乡环境,也带动了当地青年共同参与乡村治理,为构建生态宜居、幸福和美的家乡贡献了青春力量,践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理念。
2.储量知识实践传 节粮理念入乡间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提升村民科学储粮意识,减少粮食损耗,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禾下护梦队于2025年7月7日至9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方山村开展了以普及科学储粮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指导老师姚昆、禾下护梦队成员以及方山村居民。
活动期间,实践队采用走访宣传的形式,在村口超市、农田路、老年活动中心等村民聚集点,用方言以“储粮三句半”的形式讲解“粮食晒干-过筛-密封”储粮三步骤,并沿路线发放科普单页,通过提问互动和发放小奖品提升村民参与度;开展游园会活动,设置“粮食猜猜乐”游戏和“粮食安全小课堂”,展示作物标本,用展板演示储粮流程并现场操作,同时收集村民在种植和储粮中的问题;还通过半结构化调研法,面对面访谈村民并现场观察作物生长状态。
3.青禾光盘实践行 节约理念入人心
为响应国家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号召,推动“光盘行动”在乡村落地,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9日至13日,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青禾光盘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平川镇开展了以“光盘行动在乡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政策宣讲、互动活动、田间实践等多种形式,将节约粮食理念传递给当地村民,营造了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
活动伊始,实践队深入乡村开展“粮安天下,光盘先行”政策宣讲活动,发放“光盘行动”主题宣传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光盘行动”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结合当地耕地保护政策,强调“拒绝浪费”与“粮食自给”的关联。同时,实践队还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开展“小手牵大手,光盘共行动”互动实践活动,强化节约粮食意识。
活动最后,实践队邀请当地有种植经验的村民担任“乡土讲师”,讲述粮食生产的艰辛,现场讲解农作物种植周期和养护要点;带领村民与儿童前往农田体验除草、浇水等农活,让大家直观感受“粒粒皆辛苦”。
此次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平川镇村民的节约粮食意识,推动形成“光盘为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锻炼了青年学子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解。
青春节粮,禾下有梦。心系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青少年要勇担时代使命、敢开风气之先。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三下乡暑期活动走进乡间,用实际行动端稳中国饭碗,用每餐光盘丰实大国粮仓,为弘扬爱粮节粮社会风尚贡献青春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