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重阳节的美好寓意不仅在于其吉祥的寓意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更在于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祈愿长寿的文化传统,是家庭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因此重阳节的习俗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登高、吃重阳糕、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祭祖、放纸鸢、晒秋、归宁父母等。



在这个节日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漫山遍野的菊花。它们或金黄灿烂,似阳光洒落人间;或洁白如雪,像仙子翩翩起舞;或粉红娇艳,若少女羞涩的脸庞。菊花在秋风中傲然绽放,不屈不挠的姿态恰似重阳节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古人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以其坚韧的品质,成为重阳节的象征,也寄托着人们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想象着古人漫步于菊花丛中,赏花、品酒、赋诗,那是一种何等的惬意与风雅。他们在菊花的淡雅香气中,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的感慨,这种情怀穿越千年,依旧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重阳节如同一泓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间,让我们暂时停下忙碌的脚步,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去关爱身边的老人,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去追寻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它让我们懂得珍惜时光,珍惜亲情,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重阳节的情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激励,它将永远在我们心中绽放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重阳节祭祖时,人们主要祈求家族平安、健康长寿、子孙兴旺以及五谷丰登,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并祈愿祖先保佑后人生活幸福、家族和睦。此外,重阳节也是敬老爱老的节日,人们还会特别祝福长辈健康长寿,弘扬尊老的传统美德。
牛山何必独沾衣
古往今来只如此
不作登临恨落晖
但将酩酊酬佳节
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难逢开口笑
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飞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登高望远,极目之处,皆是思念的痕迹。在这象征长寿与吉祥的日子里,我将满腔温情化作祝福,寄予我最亲的家人。愿父母如南山不老松,精神矍铄,身心安泰;愿手足情深似秋水长天,彼此扶持,共赴人生锦绣;愿整个家庭如秋日硕果,丰盈美满,其乐融融。愿清风捎去我的问候,愿归雁带去我的思念——家人安康,是我此生最深的祈愿。重阳节快乐,愿我们年年共此良辰,岁岁同享天伦!
愿天下长者:
发不白,齿不落,眼不花,步履稳健;
心常乐,气常顺,神常清,福寿绵长!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愿你我皆安康,年年皆胜意!
重阳节,不仅是登高赏秋的节日,更是表达孝心、传递祝福的温情时刻。
一句问候,一次陪伴,一束菊花,都是对亲人最深的爱与祝愿。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