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7号),我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小学教育、动物科学专业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我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1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以四川彝族地区师资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彝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及文化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彝族古代文学、当代彝族作家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彝语、彝族民间文学概论、汉彝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国文学、大学写作。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小学教育专业
该专业聚焦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行“院校一体、学岗融合、共建互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专业联盟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突出“尚师德、厚基础、强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小学全科教育教学岗位的核心能力及小学各学科教学专业基本技能,能作为小学全科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艺体、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多学科及学科综合教学工作,并能在相关部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小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外国教育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研究方法、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是四川省首批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实践和承担工程技术难题攻关,解决地方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从事项目勘测、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监理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工程概预算。
动物科学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是学校传统特色专业,以培养具有动物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能在畜牧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等从事科技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被立项为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家禽生产学、猪生产学、羊生产学、牛生产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动物遗传学。

至此,我校已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
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一流专业 |
项目 | 等级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国家级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省级 | 农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动物医学 |
园艺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国家级 | 电子商务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省级 | 农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动物医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园艺 |
小学教育 |
土木工程 |
动物科学 |
应用型示范专业 | 省级 | 农学 |
土木工程 |
动物医学 |
动物科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园艺 |
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 省级 | 农学 |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示范课程 |
项目 | 等级 | 名称 |
一流本科课程 | 国家级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省级 | 社会心理学 |
彝族民间文学概论 |
土木工程材料 |
高分子化学 |
电子商务概论 |
应用型示范课程 | 省级 | 建筑材料 |
畜牧生产学 |
作物栽培学 |
兽医寄生虫病学 |
兽医产科学 |
高分子化学 |
材料力学 |
植物生理学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级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植物学 |
土地管理学 |
环境科学概论 |
导游学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电子商务概论 |
大学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 |
心理学 |
综合商务英语III |
一流专业是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结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未来发展。下一阶段,学校将以专业建设年为契机,结合学校特色优势,持续推进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本科质量工程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