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榜样 ??
学习榜样精神
凝聚榜样力量
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
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
看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录制的专题栏目《榜样5》
你就会了解榜样的真正含义
张西京

张西京,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他坚持军人本色,冲锋在前。在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他主动请战,
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
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发挥从事重症医学24年经验优势,
与地方医护人员密切协同,精准制订每名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方案。
他坚持科学精神,严把关口。火神山医院重症科室建设期间,
他经常跑工地、改图纸、调方案、走流程,
红黄绿区设置、ICU通道布局、换隔离服的房间建设,
他都守在现场,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48小时奋战使病房设施条件达到感控要求,
保证火神山医院按时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
他心怀生命重托,分秒必争。
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全院所有危重患者的会诊他都参加,
在往返医院的通勤车上与同事讨论救治方案,
回到驻地收看关于CT影像的学术研讨视频,
围绕危重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处处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必须做到惜时如金”,
病房、驻地、会诊三点一线,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态。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张宏

张宏,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专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她面对危险挺身而出。
疫情来临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带领护士们不眠不休,
在48小时内完成隔离病房改造。
她所在的病区80%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她身先士卒,
为重症患者擦洗、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给压疮患者清创换药。
她始终坚守岗位。曾连续15天没有离开发热病房,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
为抢救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她带领科室护士连续忙了整整7个小时。
进入隔离病房第十天,接到儿子突发高烧、症状极似新冠肺炎的消息,
她彻夜难眠,但第二天擦干眼泪,她依旧奋战在一线。
她对待患者如家人。
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她帮他们翻身叩背,做口腔护理,
在床边一口一口地喂他们吃饭,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她每天都会到患者床边,给他们做心理疏导,舒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下班前她总要在病房里和患者聊天,鼓励他们保持康复的信心。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杜云

杜云,女,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
现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她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社区防控一线。
疫情暴发之初,她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宣传组、党员先锋组,
张贴宣传通告近4000份,为社区居民筹集口罩2000多个,指导居民做好居家隔离。
她发动社区党员、门栋长、网格员对3846户居民进行拉网式排查,
逐一电话核查每户情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她组织巡查队、环境卫生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对社区公共区域开展消杀作业,确保社区环境安全
她心怀群众冷暖,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她发挥自己昔日“全科医生”专业优势,
发动社区有医护工作经历和医学知识背景的居民,
组建“居民问诊”微信群,为居民提供专业解答,缓解居民恐慌情绪,
提供体温计、药品代购和送货上门服务。
她建立“居民买菜群”,让社区干部变身“代购员”、“快递员”,
对单独带小孩的老年居民开展上门非接触式慰问,让居民居家更安心。
社区居民们都说:“社区有杜书记‘当家’,大家很放心、很舒心。”
被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单位党组织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紧张时刻,为了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约4万名建设者日夜鏖战,靠钢铁意志和顽强决心,
靠大灾大难面前攻坚克难的勇气,在全国人民支援下,
创造了10天左右时间建成两座传染病医院、新增2600个床位的“中国速度”,
充分展现了团结拼搏的“中国力量”。
看到这种成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
在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
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牵头单位,中国建筑尽锐出战,举全集团之力,
第一时间调集12家单位参战。
中建三局担当主力,从各地集结4万多名管理、施工人员,3500多台套机械设备投入战场。
“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计方组建应急团队,不到24小时绘出设计图;
武汉建工组织2000多名工人火速赶来,
汉阳市政调动1100余名工人,上百台机械陆续进场;
国家电网数百职工运送大批变压器、电缆,施工送电……工地上,
14个临时党支部、14支党员突击队、2688名党员带头奋战,
处处高扬的党旗给了建设者最大的鼓舞。
寒风凛冽的知音湖畔和黄家湖畔,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轮班作业、24小时施工。
按正常流程,工期节点按天算,在火神山雷神山,
一切节点都以小时、甚至以分钟计算。
极限的工期要求,现场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一齐守在现场,
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调整。工地上,到处是车,到处是人。
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入夜灯光如昼、焊花四闪。
每个工人、每台装备,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一个个零部件,
紧密扣在一起,驱动着这台巨型机器,
迅速搭建起抗击疫情的“安全岛屿”。
火神山医院安装项目部总工程师金晖,
白天到现场协调生产,晚上在设计院沟通优化方案,连续奋战10天。
退役军人党员周光京大年初一刚到老家,
接到返岗通知后和3位共同应召的“战友”,
当天下午2点出发“逆行”奔袭1200公里,如约抵达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建筑工人钟巍巍带着父亲、哥哥来到工地,每天连续施工20多个小时,
吃饭蹲在工地上,困了就靠在机器上打个盹。
像这样舍命拼搏、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
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还有很多很多。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集体”。
达娃仓决

达娃仓决,女,藏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
现任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那曲镇派出所所长、一级警长。
她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发生以后,她主动请缨加入排查小组,
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排查工作岗位上,
疫情前期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个小时,没有请过一天假。
自1月28日至6月底,共排查188425人,70040车次,
劝返148人,发现发烧发热人员16人,
盘查可疑人员11993人,为938辆运输物资车辆提供绿色通道。
她带病坚持工作,忘我敬业奉献。
她平均每天要接打电话300余次,查证、记录相关人员信息,
长期在高寒缺氧环境中高负荷工作,造成耳道感染化脓,
因为放不下疫情防控工作,她一直顾不上治疗,
导致耳膜穿孔,听力越来越差,现在左耳几乎听不到声音。
曾荣获2009年度优秀公安干警“个人嘉奖”、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期间安保工作“个人嘉奖”,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汪勇

汪勇,男,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
他是义务送医护人员下班的“生命的摆渡人”。
疫情期间,武汉封城,公共交通运营暂停,
他挺身而出,一个人一辆车,
自大年三十起每天义务接送武汉金银潭医院深夜下班的医护人员。
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司机都纷纷加入,
逐渐形成一支拥有30多辆车的志愿团队,
解决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通勤问题。
他是周到服务医护人员的志愿服务“组局者”。
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多方联系餐馆供餐,
落实1.5万份餐食,快速搭建起供餐应急配送网,
解决金银潭医院7800多名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他担当“物质站站长”,
为援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采购羽绒服等生活物品,为他们送去温暖。
他是援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知心人”。
他收集在金银潭医院抗疫的医护人员日记300余份,
组编《金银潭日记》,为援鄂医护人员在鄂回忆镌刻上美好烙印。
因疫情期间表现突出,被中共武汉市江汉经济开发区工委批准“火线”入党。
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被国家邮政局授予“最美快递员”特别奖,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带领1844名医务人员
(其中党员852名、预备党员159名)
支援武汉抗疫,先后转战11家重症救治医院、4家方舱医院和有关疾控机构,
累计经管患者2964人,其中重症、危重症858人,治愈出院1993人,
圆满完成了援武汉抗疫任务。
全力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挥浙江医学技术优势,将省内资源辐射放大到武汉战场,
组织开展MDT和远程会诊、多学科远程讨论,引入5G超声机器人设备,
方舱医院实现患者“零死亡”。
注重医疗质量管理,牵头建立医疗、护理、感染管理组织架构,
保证医疗救治规范化与同质化。
同时,将浙江省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理念应用于医疗支援,
实施人文关怀六项举措,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全程精准有序管理,确保援汉抗疫高效运转。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出台统筹管理、医疗救治、院感管理等10项管理制度,
明确各项工作预案和流程,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了医疗队管理效能。
强化队伍统筹管理,以实地探访、每日电话、钉钉工作群和钉钉视频会议等形式,
与各医疗队保持顺畅的沟通交流。
同时,加强与武汉各级抗疫指挥部、受援医院以及其他省份医疗队的沟通衔接,
做到问题、困难第一时间协商解决,
形成协同高效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全面加强党建引领,持续增强队伍战斗力。
针对援武汉抗疫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广泛开展谈心暖心活动,
开辟“深夜食堂”24小时为医务人员提供家乡餐食,
在节日组织集体活动活跃队伍氛围,同时加强各方协调,
多措并举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为医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不断凝聚和激发医疗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
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开展“擎起党旗、亮出身份”活动,
援助武汉期间,共有549名医疗队员递交入党申请书,158名医疗队员火线入党。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所属9个集体和33名个人分别受到国家部委和省级表彰。
他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具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
他们,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他们,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